400-688-2626

高校助学新政呼唤诚信意识

来源:农民日报 2008-07-19 14:28:05

今年秋季入学起,国家开始实施新的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眼下,开学已经两个月了,新资助政策实施得怎么样?日前,记者来到西部教育大省陕西采访,听听学生和学校怎么说。  “三个月连发11个

  今年秋季入学起,国家开始实施新的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眼下,开学已经两个月了,新资助政策实施得怎么样?日前,记者来到西部教育大省陕西采访,听听学生和学校怎么说。

 “三个月连发11个文件,这是10年来所没有的”
  
     西安是高等教育的集中地,也是民办教育的集中地。在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迈强告诉记者:“自今年7月至9月,三个月内收到省委、省政府、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11个文件,这是我担任书记、校长10年来所没有的。”
  
     文件中最让李迈强关心的内容就是,全省高等学校包括民办学校、独立学院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从教育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6%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据了解,今年该校在陕西及西部地区的招生人数占总数的78%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校学生的30%,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5%。“学校在经费预算中划拨160万元,相当于事业经费的10%,作为学生助学金对贫困生予以资助。今年的资助面和资助资金为2006年的近7倍。”李迈强说。
  
      大三学生胡洲是该校一名贫困生,第一年的学费是父亲和5个兄弟一家掏了1000元凑齐的,去年他获得了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和600元的学校二等奖学金,还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靠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国家助学金、奖学金解决生活费,业余时间我还出去打工。上个月我跟家里说‘以后不管你们要钱了,我跟深圳一家大公司签约了,毕业后就能上班了。’”胡洲骄傲地说。

  
     “学校的口号是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但学校的难题是如何催缴学费”
  
      在西安理工大学,记者走访了14位家庭困难学生,他们中靠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的有11人,靠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解决生活费的有9人。他们中大多人都像胡洲一样,依靠自己的能力求学、生活,甚至传递着爱心。然而,也有一小部分欠费学生让学校大伤脑筋。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周孝德呼吁“在关注贫困学生的同时也应关注贫困学校的问题”,据了解,该校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占到了25%。
  
      陕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董祥林告诉记者,陕西省属高校学生欠交学费情况非常严重。截至2006年底,累计欠费达6.21亿元,欠费的学生达11.98万人次,占当年应缴学费总额的22.18%,对高校现有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李迈强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假贫困生”和“恶意欠费”的问题。“某些乡镇开具的贫困生证明缺乏可信度,而有些贫困生宁可拖欠学费也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的口号是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但学校的难题是如何催缴学费。”
  
    “难题的关键在于贫困生认定。目前,陕西省有一整套的贫困生认定程序,贫困证明只能作为参考,主要是对学生入学前三个月的生活费的评估,但这些认定都有赖于学生的诚信。”省教育厅资金处杨笛认为:“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出台相关规定,对‘恶意欠费’及‘假贫困生’进行处罚。”

 “呼唤诚信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偿还贷款最光荣”
  
      在去年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用一句话概括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国家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下,陕西贫困生的受助范围也大大增加。”董祥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中央财政设立的高校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我省2.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4%;新设立的高校国家助学金每年将资助我省约16.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7%,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6.6倍。”
  
    孙艳霞是西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我家里困难,只拿了300元来上学。通过绿色通道我顺利入学了,老师帮助申请了生活补助700元,还申请了助学岗位,学费正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当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问她“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能力偿还贷款”时,腼腆的孙艳霞却自信满满地说:“当然能还了!”听到这,王旭明不无感慨地向广大贫困生发出呼吁:“树立诚信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偿还助学贷款最光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买卖个人信息 承担法律责任


互联网 2016-09-24 01:36:24

“一人闯红灯,全家学交规”超出公民义务


内蒙古新闻网 2016-08-22 09:27:15

马云的虚拟信用卡动了谁的奶酪


网络 2014-03-23 22:04:58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


网络 2014-03-23 22:00: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