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招商 执政为民

来源:人民网 2008-07-10 11:53:36

青县清州镇耿官屯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因集体经济发展迅猛而享誉全国,由于经济体制及历史原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陷入低谷。1994年年仅31岁的潘炳忠担起了耿官屯党总支书记这一重任。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很难,辉煌过后陷入低谷再重新辉煌

  青县清州镇耿官屯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因集体经济发展迅猛而享誉全国,由于经济体制及历史原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陷入低谷。1994年年仅31岁的潘炳忠担起了耿官屯党总支书记这一重任。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很难,辉煌过后陷入低谷再重新辉煌更难,但潘炳忠做到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潘炳忠带领两委班子同全体村民一起奋勇拼搏,促进了耿官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重新把耿官屯推向了成功。2002年,耿官屯党总支被省委评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党支部”;自 2001 年至今先后被沧州市委、青县县委多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2007年连续两年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先进单位”;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潘炳忠个人也因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沧州市十佳杰出青年企业家”、“沧州市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先进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青县农业劳动模范”、“青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多次被县、镇两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临危受命当村官—为民

  成功的背后是励精图治和无私奉献。耿官屯村是青县第二大行政村,共有1050户,3580人,土地5613亩,七十年代以前,耿官屯村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土地低洼盐碱,贫穷落后,十年九不收。后来靠“一座窑起家,三招棋致富”,相继建成了橡胶厂、服装厂等集体企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尝到甜头的耿官屯人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击,村集体经济逐渐失去了活力,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当时的12摊村办集体企业有8摊处于停产半停产和亏损的状态,集体负债达150余万元。

  这时,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村里的青年党员潘炳忠。潘炳忠是全村公认的能人,在 80年代末就开办了全县第一家铝合金加工厂和第一家个体加油站。但是面对正在走下坡路的耿官屯,潘炳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4年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向镇、村党组织力荐潘炳忠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就这样潘炳忠的人生面临着重要的抉择:一边是村里的乱摊子和父老乡亲殷切的期盼,一边是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依然红火的企业,然而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的挚爱之情让他没有过多的犹豫,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把自己经营多年的企业交给朋友打理,回村就任党总支书记,这一干就是十四年。

  招商引资再腾飞—富民

  上任后,潘炳忠认真分析总结了耿官屯从辉煌到衰落十几年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强班子、重振经济、促进耿官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治村方略。他带领“两委”班子从自身做起,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十几年来坚持每天晚上集中开会,研究工作,白天各负其责,真抓实干。同时大胆启用年富力强、有文化、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才,把他们吸纳到党员和村民代表队伍中来,更优秀的充实“两委”班子,使领导班子成为了一个“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战斗集体。

  新班子带来新活力,新思路促进大发展。作为一个村的领头人,必须要让老百姓富起来,不然就是最大的失职。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潘炳忠终于找到了一条村民致富的好路子:一是让村民到企业上班,变成工人;二是发展高效农业,从农业内部挖潜力、要收入。这个想法在当时是比较超前、大胆的。1999年起,耿官屯村先后规划建设了种植小区、工业小区、养殖小区和住宅楼小区,至2002年“四个小区”初具规模,提出了以“四个小区为龙头,各项事业齐发展”的强村富民战略。尤其是工业小区的发展,倾注了潘炳忠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在潘炳忠一心为民、敬业进取精神的感召下,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客商纷至,促使工业小区规模逐年壮大,目前共有各种类型,规模不同的企业60多家,涉及机箱、食品、钢结构等行业,吸纳1200余名村民就业,并且带动了村内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千亩工业开发区位于津浦铁路和104国道中间,青县县城北1公里处,占地1100亩,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小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是县级工业小区。

  潘炳忠这位农民企业家以他特有的敏锐和果敢,抓住国家发展民营经济和股份制企业的有利时机,于2002年提出了“以四个小区建设为龙头,各项事业齐发展”宏伟蓝图,由他负责全面工作,着重企业和“四个小区”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洽谈和引进,在他的谋划下,村里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即:协助客商办理投资办厂的一切合法手续;根据客商要求协助办理银行贷款;负责向县、镇两级政府申请、争取有关优惠政策;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可以租用土地自己搞建设,可以租用厂房和院落,也可以根据客商的要求由总公司完成基础设施后,租赁给客商,保证客商在宽松的条件下,按产业政策经营,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享受到最优越的投资环境。

  潘炳忠是这样定的,也是这样做的,村里按排了两名村干部担任工业小区的负责人,一位是协调电力工作的老主任,一位是熟悉投资建厂所需一切手续的企业会计,对于慕名而来的客商由他们出面协助办理一切证照手续,以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客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两位负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潘炳忠亲自出面给予协调。

  深圳的一位的客商,看中了耿官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将企业由深圳迁往了耿官屯工业小区,在办理用电问题上,小区负责协调不了,潘炳忠亲自出面多次找到电力部门的领导协商,最后顺利办理了一切用电手续,使企业如期开工。沧州美耐尔塑料有限公司,建厂初期资金困难,拿下定单后,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开工生产,找到潘炳忠后,他个人一次拆借给企业20万元,使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对于引进的企业落户其他工业小区的,他同样如此,神府煤炭是由潘炳忠个人引进的企业,落户在南拨子工业区,与耿官屯工业小区一路之隔。煤炭企业资金需求量大,有一次资金紧张时找到了潘炳忠,由他出面协调在个人的股份制企业里一次性拆借给企业1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大到几十万、上百万,小到几万元,只要企业找上门来,潘炳忠总是不遗余力的为企业解燃眉之急,扶持企业正常运转。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客商,而潘炳忠则以他的敬业、坦诚感召着客商,在以诚招商的同时,又形成了以商招商的良好局面,小区内20%的企业则是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落户工业小区的。凡是到耿官屯来投资建厂的客商都被潘炳忠的坦诚相待和鼎力相助所感动,他们发自内心的说:“在耿官屯工业小区投资选对了地方,结识潘书记为企业发展增加了活力”。

  如今的工业小区,规划合理,硬件设施完善,已发展成为县级工业园区,是耿官屯集体经济的活水源头和村民就业增收的致富平台。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明星村”的光荣称号。

  全力建设新农村—惠民

  明晰的发展思路,正确的工作目标,坚强的领导班子,促进了耿官屯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耿官屯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把耿官屯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立新农村”是潘炳忠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和奋斗目标。自九十年代起耿官屯开始了建设新农村的步伐,1996年投资30多万元对全村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1997年投资35万元为村民按装了有线电视和内部电话;1998年投资67万元建起了教学楼,并一次性投资220万元打深机井10眼,使全村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2004年以来,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耿官屯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整修、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城镇化新农村初具雏形。先后建成了占地2600平方米,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中心广场;硬化了7条主街道1.1万米路肩,修排水沟3500米,安装路灯90盏;为每家每户购置了垃圾桶,成立了清洁队,购置了垃圾清运车;投资25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青年中心、影剧院等公共设施进行了全面翻修,使其焕然一新;投资5万元翻修了村中心花园,新建了假山和喷泉;投资100多万元翻修了环村路、中心路、县城北环通村公路;硬化了2.3万平方米村内街道;投资15万元建设了小市场;投资80万元建设了占地14000多平方米集学生运动场、休闲健身场和民俗用品展为一体的耿官屯”文化园”;投资 390万元实施了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两人烧火,全村做饭”,即经济实惠又整洁环保。从2002年开始建设的农民住宅楼小区,目前已投入5000万元建成22栋住宅楼,18套老年公寓和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现已入住居民546户。住宅楼小区的建设即有效缓解了宅基地紧张的局面,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给村民搭建移风易俗的平台,投资140万元建成了集操办白事和存放骨灰于一体的综合祠堂;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多功能喜庆大厅。2008年以来,耿官屯的新农村建设同样热火朝天,投资500万元的村庄通往北环公路、村庄通往墓地公园的全长 7.5 公里的公路工程已完成 60% ;投资 400 万元,设计能力2000户的大型沼气站已完成基建工程;投资200万元的墓地公园已完成环园路和十字路的建设,并迁坟80多座;投资500万元恢复重建的庙宇古迹-地藏寺一期工程即将完工。几年来,大投入、高起点的建设让耿官屯成为青县及至沧州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而这一切无不倾注了潘炳忠的心血和汗水。

  在村庄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如何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道德素养,成为他的心结。在潘炳忠的倡议下,耿官屯于2002年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道德评议会、青年敬老协会、红白理事会和治安民调会,坚持每年开展评选“孝敬模范”、“教子模范”、“文明之家”等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并在公开栏内张榜公布,弘扬了正气,树立了新风。2002年以来,耿官屯共举办了40余次以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培训村民9000多人次;同时组织村民先后到山东、辽宁等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发展信心。自2002年连续举办了五届农民“卡拉 OK”歌舞比赛;每年夏季在中心广场放映电影;春节期间邀请市级文艺团体来村演出戏曲、歌舞;组建了老年秧歌队、中青年妇女健身操队,中老年太极拳队,定期开展活动,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2006年,耿官屯建立了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和大学生奖学金制度等村民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到 2008 年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达26项之多,每年用于村民福利的支出达100多万元,让村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

  展望耿官屯的未来,潘炳忠雄心勃勃,“三三五一五工程”的蓝图已经铺开,那就是利用五到十五年的时间,把耿官屯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潘炳忠和他的两委班子正在努力实践着他们的诺言,耿官屯正在向着现代化的城镇式新农村阔步迈进,耿官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81万失信被执行人 消费行为将受限


西安晚报 2016-07-02 14:41:14

老人申请信用卡遇“超龄”尴尬


网络 2014-09-19 16:15:10

我国质量工作将健全黑名单制度


网络 2014-09-18 23:45:12

信用卡和房贷逾期最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华商报(西安) 2014-05-29 09:52:56

失信黑名单:对恶意逃债者坚决说不


人民法院报 2014-02-24 20:24:4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