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失信有高招 建设“诚信之城”彰显制度力量
来源:网络
2014-12-30 12:58:51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人们不愿失信、不敢失信?靠制度的刚性约束。无锡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每半年全市以政府发布会形式统一发布诚信“红黑榜”,健全激励和惩戒长效机制。“黑名 ...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人们不愿失信、不敢失信?靠制度的刚性约束。无锡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每半年全市以政府发布会形式统一发布诚信“红黑榜”,健全激励和惩戒长效机制。“黑名单”的发布有力震慑了失信人群和失信行为,“失去信用将寸步难行”在无锡已形成共识。 今年8月7日,我市召开首批守信示范企业和典型失信企业名单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红黑榜”,152家诚信企业和25家失信企业一起登榜,其中,152家列入“红榜”的企业在行政许可审批、安排和拨付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等方面,享受重点支持和优先办理,而25家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将受到联动惩戒。 除了全市统一发布的“红黑榜”,市法院、质监局、市人社局等单位推出各自领域的“红黑榜”。 2013年12月,市中院率先公开晒“老赖”轰动全国。为惩戒“老赖”失信行为,市中院在市区人流量大、最核心的商圈一处LED大屏幕上晒出了88名“老赖”的“大头照”,名单晒了不到一周,就有老赖主动找到债权人,提出马上还款。 市质监局率先在省内实施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黑名单,甚至有企业上“黑名单”后被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退出市场。市建设局发布了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红黑榜”,5家施工企业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工程款被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市人社局表示,一旦发现企业主长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企业就要被列入“黑名单”。 市文明办相关人士表示,无锡已把诚信建设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体现到管理、经营、服务等各个方面,今年,无锡诚信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两次专题报道。 “一网三库”,用信息技术铸造信用之城 “无锡正在用信息技术打造一座讲信用的城市。”市文明办相关人士表示,无锡的“一网三库”建设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所谓“一网三库”指的是,以“诚信无锡”网、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信贷征信基础数据库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它们为“红黑榜”的发布搭建起了一个极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平台。 目前,全市17万家企业、5800家民办非企业和社团组织的280多万条信息进入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完成了律师、注册会计师等11类重点人群职业信用信息入库工作,全市几万户借款企业和上百万个自然人的基础信息归集进入了信贷征信基础数据库,查询量居全省前列。“一网三库”的建成运用,实现35个成员部门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消除了信用信息“孤岛”。 选树典型,让摸不着的诚信带来看得见的红利 今年9月,在全省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座谈会上,无锡利安达集团董事长黄丽泰当选第二届江苏省“十大诚信标兵”,另有7人入选省“百名诚信之星”。 近年来,无锡结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发掘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选树典型,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全市有3名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11名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周海江、蒋岳、俞红霞等一大批城市守信道德模范当选“无锡好人”,15人入选江苏省“百名诚信之星”、2人荣获江苏省“十大诚信标兵”称号。 “诚信是金。”市文明办会同人民银行、无锡农商行探索农村“道德信贷”,让农民在诚实劳动、诚实创业中得益受惠。“诚信换来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一位小微企业主表示,今年无锡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建档已经全覆盖,我市首选了339家信贷诚信小微企业,银行优先支持这批企业,并在利率上严格控制,同时,给予这部分诚信企业一定比例的信用贷款,解决了他们的抵押和融资难题。 (马雪梅)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解读 九、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文明城市已成为集中体现城市文明程度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之一。创建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具体实践。多年来,无锡市持续坚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始终坚持创建工作由书记、市长总负责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创建,各区、各部门也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并作为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 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是《2014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投入机制三个方面。 在管理制度上:明确各类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实施办法和长效管理措施。无锡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明确各类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制定了完善的实施办法和长效管理措施,实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成效显著。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早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八项工程”、加快打造“四个无锡”确保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大力继承和弘扬具有独特品格和魅力的无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优势,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创建文明城市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上,科学制定无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并与各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职责相衔接,同部署、同落实。 在监督制度上,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创建工作,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的议案、提案;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情况,有市民巡访、听证会等形式的群众监督机制;市民反映创建问题的渠道畅通,并能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 在投入机制上,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把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近年来无锡高度重视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和文化经济政策的执行,努力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市、区财政加大了对创建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将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我知晓 我参与 我奉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 1、您是否知道本市组织宣讲团到基层(如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我市组织市委讲师团、市民宣讲团等,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定期开展宣讲,推动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您是否知道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您是否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个人层面。 4、您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我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我奉献、我快乐。 5、您所在单位、社区是否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学习宣传活动? 设立无锡好人榜、善行义举榜,开展“无锡最美人物”、“无锡好人”、“时代楷模”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做好事、存好心、做好人。推荐好人热线电话:82588789。 无锡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吴仁宝、吕顺芳、袁梅芬。 6、您对本市近年来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评价 我市重拳打击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娱乐服务行业的管理,使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无锡山清水秀环境美,真是个生活宜居的好地方。 7、您是否知道本市或本单位、本社区组织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我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反腐倡廉等法律法规。市民如因买假货可向市消协投诉,电话:12315;遇法律问题可向律师咨询,电话:12348。 8、您知道本市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吗? 我市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和“老赖名单”,宣传诚信,曝光失信,维护良好经营秩序与和谐消费环境。 9、您是否支持本市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让城市更文明,市民更幸福,无锡是我家,大家齐携手,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民风淳朴、生活舒适的新无锡。创建热线12345。 10、您对本市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评价 近年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举办师德标兵评选、组织家长学生问卷调查、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和监督电话等措施,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无锡教师队伍为人师表、文明育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11、您对本市党委政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评价 多年来,我市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广泛开展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和救助帮扶活动,让他们“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天”。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热线电话:12355。 12、您所在社区街道是否经常开展未成年人活动 我市依托社区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阵地,广泛开展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广大未成年人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快乐成长。 建“红黑榜”、公开晒“老赖”、设“诚信档案”……近年来,无锡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打造了一张叫响全国的“诚信无锡”名片,在全社会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无锡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全面提升。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闹市的LED屏滚动播放老赖信息,轰动全国。 (图片来源:无锡文明网) 今年8月,《焦点访谈》报道无锡诚信建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网
2018-10-31 15:24:31
中国新闻网
2018-07-03 17:32:50
最高法网站
2017-08-17 00: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