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图书发行领域结算信用情况调查》成果论证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出版网 2008-07-04 13:36:50

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去年10月中旬联合开展的《图书发行领域结算信用情况调查》课题,于2008年6月20日在京举行成果论证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范卫平、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副所长魏玉

 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去年10月中旬联合开展的《图书发行领域结算信用情况调查》课题,于2008年6月20日在京举行成果论证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范卫平、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副所长魏玉山、科研管理处处长丘淙、发行管理司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许文彤,来自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等近二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魏玉山副所长主持。

  范卫平司长和郝振省所长首先分别致辞。范卫平司长在致辞中对课题成果及课题组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此项研究的成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工作和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郝振省所长表示,课题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研究所从人文科学向侧重经济科学转型的新思路。

  在听取课题执行组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经济研究室负责人张晓斌博士就课题研究基本情况和主要结论所作的简要介绍之后。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此次课题问卷设计合理、回收率高,数据扎实可靠,分析方法科学得当,文字简洁流畅,课题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对推动出版发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充分利用好现有成果,专家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出版物发行企业的诚信档案和信用“黑名单”,用以实行惩戒机制。

  范卫平司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关乎行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命题,该课题的研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有成效,得到了总署领导认可、专家认可、行业认可。课题的后续研究要在现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个中原因,在政策层面提出好的建议,以为总署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该课题作为一个常态工作,应与出版管理紧密联系。

  郝振省所长最后表示,此次会议卓有成效,专家给予了课题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议,而落实课题的后续修改完善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该课题作为研究所的常规性课题,也将加强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性建议的研究。

  据了解,该课题的详细研究成果将于近期内正式对外发布。

 相关背景链接:

  为全面了解当前图书发行领域的结算信用状况,尝试通过定期的信用监测和信息披露,切实推进行业诚信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2007年10月中旬起联合开展了首次“图书发行单位结算信用情况调查”。

  调查对象为所有独立开展发行和结算业务的正式图书出版单位——所谓“正式图书出版单位”即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07》中所列573家图书出版社(含副牌),但将已统一发货和结算的多家出版社视为一家单位(如将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统一视为人民出版社,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5家出版社作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统一看待),将分别发货和结算的一家出版社视为多家(如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四家分公司分别作为一家出版社对待),因此实际调查对象的总数为548家。被调查对象为可以独立结算的198家图书发行单位(名义上为170家,但其中有28家拆分了一般图书业务和教材教辅业务,因此实际为198家),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包括国有新华、国有非新华和民营、外资等多种类型,系综合考虑规模、重要性、与出版单位联系和代表性等因素,并在多次征求若干出版单位发行一线业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选定。

  本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考虑到图书出版单位发行业务的组织情况,前述198家图书发行单位被依据所在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为30组,每组一份问卷,包括若干家当地主要图书发行单位,针对每家发行单位提出9个问题,主要涉及结算方式、结算周期及其满意程度、结算信用评分、结算中常见问题。分别对应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份问卷构成一套完整的调查问卷,由每家图书出版单位安排其一线业务人员根据各自的地域分工分头填写。

  本调查得到了众多出版单位的积极响应和热情配合,以及发行单位的广泛关注。有许多出版单位专门开会加以布置。迄今为止,共有357家图书出版单位寄回填好的问卷,回收率65.2%,涵盖35542对独立结算的社店业务关系(后称“社店业务关系”)。其中,中央级单位和在京院校出版社的回收率为66.0%,地方出版单位回收率为64.6%,天津等地的问卷回收率为100%。据了解,在全行业范围内如此大规模地开展结算信用情况调查,不仅在新闻出版业是第一次,在其他行业也不多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8中国改革创新与诚信建设高峰论坛


东北新闻网 2018-01-23 12:48:35

药企不诚信 患者怎放心


网络 2014-11-19 11:44:12

七成半受访者有过不诚信行为


天津日报 2014-06-09 12:34: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