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家美乐虚假“注入”外国血统 引发行业诚信危机

来源: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2008-06-25 15:55:28

家美乐在广告宣传中有这样的描述:“CAMENAE是法国家美乐集团个人护理用品品牌之一,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在全球有3000家专卖店,其中60%以上分布在法国本土之外,尤以北欧的店铺最多,是欧洲最畅销的个

  家美乐在广告宣传中有这样的描述:“CAMENAE是法国家美乐集团个人护理用品品牌之一,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在全球有3000家专卖店,其中60%以上分布在法国本土之外,尤以北欧的店铺最多,是欧洲最畅销的个人护理用品品牌。法国家美乐(远东)有限公司是法国CAMENAE集团公司控股的主要负责中国地区业务的拓展与市场开发在港企业。”

  但有记者通过法国Infogreffe企业登记网站查询发现,该网站并没有“法国CAMENAE集团公司”的记录。而通过香港公司注册署查询获知,法国家美乐(远东)有限公司确为一家在册公司,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03年1月8日,公司编号为0828424。而在网上早有网友爆料称,其注册所在地湾仔轩尼诗道139号为一间写字楼,这里并没有法国家美乐(远东)有限公司。

  法国家美乐其产品商标标注的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夏良第六经济工业区的生产商:广州美岳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美岳)。该公司位于几年前刚兴起的夏良工业区,美岳在当地显得非常低调,只在门口挂着一个写着“广州美岳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小招牌,在工厂的周围,找不到任何与“法国家美乐”相关的痕迹,很少有本地人知道它是“法国大品牌”的中国灌装商。

  银联信分析:

  一、国内消费者具有崇洋心理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有“洋消费”心理,工作以使用洋设备、洋工具为荣,生活以消费洋商品、洋品牌为荣。对国产品牌、民族产品,哪怕是具有同等水平的也看低一档。为了提高产品档次的社会心理评价,大量完全的国产品牌和民族产品也要取“洋名”、标“洋牌”、用“洋文”。

  而企业抓住消费者崇洋心理,借此大肆宣传扩大销量。在北京西单某商场,该商场家美乐专柜月销售额20多万,日销售额平均在8000元左右。从家美乐生产商广州美岳化妆品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家美乐在全国有700多家店,北京就有40多家店。家美乐的产品主要销往北方,而北京是主要的销售地,有时每天的发货量达几万箱(一箱多为6瓶或12瓶)。

  迎合消费者的崇洋心理,一些企业在宣传上的误导和欺诈不仅存在于化妆品行业,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

  二、国产品牌通过“注入”外国血统迎合崇洋心里

  目前国内有许多化妆品品牌在海外注册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外资”背景,之后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将本来低价的产品夸大宣传后神话成高档产品。家美乐的虚假营销案例,揭示出国产品牌“注入”外国血统的营销伎俩。

  家美乐号称 “专卖店60%以上分布在法国本土之外”,也就是说有1800多家店都在法国。如果真是这样,那家美乐在法国应该随处可见,大部分消费者也都应该了解。但是一些法国留学年从未听说过“家美乐”,去一些著名商场也未见过这个品牌。

  据一位美岳内的技术部门员工透露,家美乐走中高档次路线,但原料很多都是国产的,只有一些是进口的。美岳的生产线很简单,首先将原料在原料仓进行配制,然后在乳化间作加热或其他简单的相关操作,然后灌装,接着就是包装,最后是消毒。

  家美乐官方网站网站几乎全是中文,网页设置也十分简单,几乎就是几家门店和几类产品的简单介绍。这样简陋的网页设计,让人很难把它和“欧洲销量第一”的法国品牌联系在一起。此外,广告宣传中所说的“全球3000家专卖店”的分布情况官方网站也没有涉及,只是提及了国内部分店址。

  三、家美乐事件可能引发行业诚信危机

  化妆品行业需树立诚信形象。目前涉及化妆品行业的投诉逐年上升,企业不诚信现象非常严重。比如在生产环节,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质量问题丛生;销售环节傍名牌、吹大牛误导消费者等,家美乐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相关企业应该从行业自律着手,重塑国产化妆品行业的诚信,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整个行业的形象,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四、信贷风险提示

  现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一种坏风气,即一些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及更大的利润,采取声称其产品是外国品牌的手段,销售其产品。

  这种打着“外国品牌”的行为有几种形式,一是虚构一个外国公司,在我国登记注册一个公司并申请注册一个商标,再编出“外国公司”神话般的业绩和历史,称其产品是“外国公司”的产品,欺骗消费者。如2002年“3.15”晚会披露的“香武士”;二是声称其商标是经外国知名企业授权使用的商标,实际上,是一些企业到某些国家登记注册一个一美元公司,然后将其在我国注册的商标转让给该“外国公司”,再由“外国公司”许可自己在国内的企业使用,产品的标识上只标注“外国公司”的名称,闭而不谈其产品是哪生产的。三是直接声称产品是“外国公司”的产品,由国内公司经销。

  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抓住消费者的崇洋心里,着力将企业伪装成国际知名品牌,而产品却以次充好,利用低廉的生产成本,获取大量利润。但随着市场开放程度和信息透明度增加、市场监管加强和消费者意识提高,国产品牌通过“注入”外国血统的营销伎俩将逐渐被市场淘汰,使这类企业未来将面临极大的市场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将跟升学就业挂钩


互联网 2017-07-04 15:00:41

专家:医药黑名单不能浮于表面 需对症下药


医药医疗研究网 2014-11-18 18:03:37

你会正确使用信用卡吗?


网络 2014-06-06 10:51: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