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浙江信用权第一案嘉兴开审

来源: 市场导报 2008-06-20 11:45:53

凭空掉下百万元的贷款,并造成个人信用留下不良记录,这其中是何原因?嘉兴市一公民出于信用权的捍卫,分别就所涉银行提起索赔共计38万元。然而,他这一举动却引发相关方面反弹,有关人士指出,征信差错在合理范围允许存在且起诉者信用确存污点。  

  凭空掉下百万元的贷款,并造成个人信用留下不良记录,这其中是何原因?嘉兴市一公民出于信用权的捍卫,分别就所涉银行提起索赔共计38万元。然而,他这一举动却引发相关方面反弹,有关人士指出,征信差错在合理范围允许存在且起诉者信用确存污点。

  《市场导报》记者获悉,涉案的银行共有四家,分别为工商银行(601398行情,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行情,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行情,股吧)及嘉兴市商业银行。

  处处受阻源于“信用污点”

  起诉者吴先生是当地供电局的一名年轻职员。据其反映,由于个人信用记录上的差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如2007年下半年,单位内部集体办理信用卡时,全单位惟独他一人不能办理。2008年2月,他准备贷款买车,金融担保公司对其银行信誉进行了复查,结果发现,他在银行里有13万元贷款还未还清,而且信用度非常差,不能贷款买车。

  此后,他又到嘉兴大家房产中介购房。当时看好了菱香坊的一房屋,却同样因为有不良信用记录,而不能够办理按揭贷款,使得购房计划落空。

  百般困惑之下,吴先生前往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情况,并取得了储存于该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

  吴先生赫然发现,自己在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嘉兴市商业银行中,有累计106.3万元的贷款记录,还有数次逾期还贷记录。

  在状告中国工商银行嘉兴分行的诉状上,吴先生指出与该行有关的三笔“贷款记录”,分别为:2002年8月,抵押贷款8.5万元;2004年4月,抵押贷款36万元:2002年8月,个人信用免担保贷款4万元。

  相关资料还显示,其在2003年7月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嘉兴分行办理抵押贷款20万元;在2005年1月向嘉兴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保证个人住房贷款8万元。

  吴先生指出,这些贷款业务他根本没有向银行办理过。2008年3月,他向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要求调查核实。

  2008年4月,征信中心调查确认相关贷款业务的确不存在。据此,征信中心在他的个人信用信息记录中删除了上述内容。

  吴先生称,此后他通过征信中心要求相关银行将具体原因及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但相关银行至今未予说明。此外,虽然以上贷款记录已经删除,但逾期还贷的不良信用记录仍未删除。

  较真“不良信用”巨额索赔

  吴先生认为,公民的信用记录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它是公民名誉权的重要内容。四家银行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他的名誉权,在其个人金融信用方面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2008年6月,他向南湖区法院起诉,要求四家银行对错误贷款信用记录消除影响,登报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总计38万元。

  针对这一信用权纠纷,《市场导报》记者联系了相关银行。

  交通银行嘉兴分行风险监控部的顾经理一再以“无可奉告”婉拒采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嘉兴分行办公室吴主任告诉导报记者,刚刚收到传票,具体情况并不清楚,该行正在进行调查。

  嘉兴市商业银行风险部的徐总则透露,人民银行建立起来的征信系统时间还不久,因此这种情况以往没有遭遇过。据初步了解,起诉内容与实际情况存有一定的出入,但详细情况还在了解中。

  “我们之前都不知道这件事,突然之间成为被告了!”工商银行嘉兴分行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感觉挺无辜。他表示,经过调查,起诉者与该行的确没有发生任何业务联系,没有办理过任何贷款,因此两者间毫无关系。出现不良记录,问题估计出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上。

  征信差错或能免责

  “起诉状陈述的情况与事实严重不符!”中国人民银行嘉兴中心支行征信部门的负责人汤先生在接受《市场导报》记者采访时显得格外气愤。

  汤先生承认有关于贷款的不良记录的确是一个差错,但他指出,吴说没有向银行贷款,这是不可能的,否则银行不会出现他的名字。其次,不良记录、逾期还贷记录目前都已经消除,并非如其所说有些记录没有消除。

  “根据人民银行制定的相关规定,以上差错是在允许范围内的。这就如同报社,允许校对错误在一定比例之内。”汤先生告诉导报记者,之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有差错存在,因为他们面对的数据达几百万,差错在所难免。

  此外,根据人行嘉兴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吴的信用并非没有污点,他在交行、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等银行共办理过7张信用卡,其中有4张发生透支行为。据称这些真实存在的不良信用记录是不可能消除的。

  汤先生表示,发现错误就按照程序来纠正,这并非一件难事,但当事人仍坚持上法院打官司,让他无法理解。

  据悉,嘉兴南湖法院目前对此案正在审理之中。

  另据了解,今年6月14日,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信用记录关爱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每个人都是征信数据的主体,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开个人的积极参与,而最直接的参与方式,就是主动查询信用报告,发现问题后及时寻求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自身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有助于征信机构提高数据质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北京老赖限制消费 坚决对不诚信说“不”


东北新闻网 2016-01-05 11:00:15

江也能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了


网络 2014-03-26 19:15:2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