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将成“经济身份证”

来源:新华网 2008-06-17 09:42:22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6月14日,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征信知识咨询等主题宣传。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主动关心自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6月14日,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征信知识咨询等主题宣传。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帮助消费者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费习惯,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征信”、“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记录”等词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鲜事物,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正逐渐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近几年,在银行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信贷业务时,甚至是找工作、单位评优时,常常听人们说起查查“信用报告”,或者某某的“信用记录”如何如何。实际上这说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金融服务的一个新领域,个人征信服务。

    征信是什么?用央行专业人士的话说,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征信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这些行为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信用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该系统已为全国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现在,在银行贷款买房、买车,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目前,信用报告的应用正向求职、租房等更多的领域拓展,正逐渐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人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讲信用带来的种种便利。

    新闻背景: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个人征信系统?

    人们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历史是未来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人的过去,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征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互不了解的问题,减少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人们的经济金融活动。它在帮助每个人积累信用财富的同时,也激励每个人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征信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经济日益开放、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尤为迫切。

    在征信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发放信用卡可以做到让申请人“立等可取”,甚至未经申请,发卡机构也会发信用卡给客户。住房抵押贷款从申请到批准,也只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整体上说,美国的信贷机构向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的数量大、速度快、坏账率低,而我国之前的状况是个人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消费金融的欠发达,某种程度也影响了消费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征信体系缺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金融系统要提高对个人的金融服务水平,国家要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发展征信,填补我国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上的一个空白,也就成了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同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个人应当遵纪守法,尊重合同,一旦达成契约,就应恪守信用。

    然而,实践证明,诚实守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失信行为被记录、受惩罚、付出相应的代价,就会强化其诚实守信的动力和约束力。所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准确识别个人身份,收集和保存他们的信用记录,依法使用这些记录,使守信行为得到褒奖,使失信行为受到惩戒,同时,使个人更加重视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海关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17-03-28 11:32:01

网售病假条 折射信用困境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6-08-24 08:14: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