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信贷再入“冷宫”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5-27 16:28:47

目前市民很难搭上个人信用贷款的“直通车”了 CFP供图 如果没有住房作抵押、没有担保人,即便你是工作稳定的处级干部或大学教授,也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了。记者近日从我市各大银行了解到,仅仅凭借“信用&rdq

目前市民很难搭上个人信用贷款的“直通车”了 CFP供图
    如果没有住房作抵押、没有担保人,即便你是工作稳定的处级干部或大学教授,也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了。记者近日从我市各大银行了解到,仅仅凭借“信用”就可以办理的个人信用贷款,由于不少贷款人没能经受住“信用”考验,再次被打入“冷宫”。个人信用贷款的几度沉浮,让不少业内人士感慨“信用社会的建设任重道远”。
停办,重开,再停办———个人信用贷款一波三折
“想办贷款,必须有房产或其他不动产作抵押,个人信用贷款已经停了。”昨天,在位于经七路的建行金融超市,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风险太大,工行全面停办个人信用贷款。”工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个金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这里没有说不能办,但很难办,以前副处级可以轻松贷到30万元,现在处级以上也很少能通过审批。”中国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人士这样说。
    据了解,个人信用贷款是银行的一项老业务,在本世纪初已经比较成熟,2004年后,因为存在大量骗贷、不能及时还贷情况,银行纷纷停办这项业务。2006年,基于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不少银行认为通过这一系统可以给贷款人戴上“紧箍咒”,而且各家银行都需要争抢“贷款蛋糕”,工、建、中、交等银行恢复了个人信用贷款,从事数十种行业的中高端客户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就可以拿到10万—50万元的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3年。“这项业务恢复后,很受客户欢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松了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查,结果,一年、两年之后,不少该还款的没还,银行无可奈何再次放弃这项业务。”一家大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的贷款人不知去向———社会信用意识依然淡薄
    个人信用贷款业务2006年复出时,正值央行建设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启用,凡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客户,其个人资料、贷款信息在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随时查看,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再次贷款时会被银行拒绝。
    工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可能是人们的信用意识还没有培养起来,当初银行认为是中高端客户的一些贷款人,好好的单位辞了职,该还款了,银行却联系不上他们。我们银行在办信用贷款时比较严谨,一般要求有担保人,找不到贷款人时,应该由担保人来还款,但是担保人肯定不会痛痛快快地替别人还钱,这种情况下,银行只能走法律程序,费时长,周折多。”
    不少银行人士反映,在发达国家,人们很看重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因为它要陪伴自己一生,在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客户对信用档案完全不了解,在骗贷、拒不还款时没有后顾之忧,有些客户虽然了解信用档案,但失信的成本太低,客户只要以后不再贷款、不再办信用卡就“万事大吉”了,并没有其他的损失。
    据了解,2006—2007年,一些所谓的银行中高端客户被社会上非法融资许诺的高息所诱惑,贷款参与集资,在非法融资的资金链断裂后,几十万元的银行贷款化为泡影。还有一些客户贷款后把钱投入股市,资金缩水严重,无力偿还贷款。
企业客户带来更多利润———目前银行无须争取个人客户
    采访中,多位银行人士谈到,个人信用贷款的重开和停办,除了贷款人,信贷政策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2006年,各家银行都在努力拓展贷款业务,想方设法争取优质客户,推出了多种吸引客户的贷款产品。今年以来,国家实行信贷紧缩政策,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整体用于放贷的钱少了,不需要再争取个人客户,更多地倾向于把贷款投向渴求资金的优质企业客户或大型建设项目。“银行办理个人信用贷款,获得的不过是基准利率,目前在严控贷款总量的前提下,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趋旺盛。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有可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50%,甚至100%,信贷紧缩无形中抬高了资金价格,使银行在放贷量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一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 (记者 王颖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发改委央行牵头建国家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5-09 22:11:19

按揭购房 下定前最好先查个人信用


新快报 2013-10-30 10:37:1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