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警惕信用评级操作流于形式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5-20 15:42:25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商业银行逐步与海外接轨,展开了以改善信贷结构、对风险进行全面覆盖为中心的信贷改革。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全面对客户进行内部评级的时间较短,且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往往偏重历史数据,对反映企业经济最重于的现金流指标缺乏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商业银行逐步与海外接轨,展开了以改善信贷结构、对风险进行全面覆盖为中心的信贷改革。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全面对客户进行内部评级的时间较短,且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往往偏重历史数据,对反映企业经济最重于的现金流指标缺乏分析;另外,国内目前的评级体系还存在指标设计不合理、一模多用等问题,从而使得信用评级仅仅成为形式化。
案例分析
从宏观方面看,对于西方金融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而言,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有着广泛而实际的作用,比如根据客户或贷款的风险评级确定贷款利率、决定贷款期限、附加条款等。而在中国,客户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的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缺乏信用评级更新应用渠道的开发。很多信贷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还过于简单,大致分为两步:
财务分析
以借款人过去3-5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有关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结合影响借款人偿付能力各种因素的定性分析,对借款人未来现金流量、其他现金来源和债务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内容一般包括: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充足性;资产和其他流动性来源;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比率分析的结合。
对债务人初步评级的调节
定量分析非财务因素,包括债务人的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债务人信用风险的非财务因素定性,以便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程度。具体分析内容通常包括:产业背景;基本经营情况和竞争地位;管理素质;宏观经济环境;担保和其他还款保障等。
分析
过分重视历史数据
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时,更多的是基于“历史会重现”的前提,重视受评对象的过去,而非对其未来偿债能力进行评估。显然,这种倾向不尽合理。因为信用评级工作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实现对未来潜在风险的防范,而不是总结过去。
指标结构不合理
很多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系,虽然涉及了不同层面众多的定量指标,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体现得极少,而且存在重复计分现象,给人一种“独立有余、联系不足”的感觉,让人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譬如,国内某家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系统,其主要指标有二三十个(包括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率等),按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本营运能力和发展潜力分为4部分。然而,由于各指标间实际上相互关联严重(如财务指标与经营能力指标密切相关),且这些指标采用并列打分的方式,必然导致出现重复计分现象,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公正。
针对性不足 一套模式多用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采用比较多的是“打分法”制,具体做法是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化得到客户或行业的整体信用等级,再以当前的财务数字为依据,得到客户等级和授信额度。然而,该种评级的结果是反映了被评级客户的综合情况,但不是针对其特定项目(比如负债能力)的考核。现在无论目的如何,都采用同样的打分法,显然不尽合理。尤其是对银行而言至关重要的企业偿债能力,在这样的笼统评价中很难有针对性地得到体现。
观点
针对上述不足,中金亿分析师建议银行应从加强下述方面的工作。
企业的破产率在经济扩张时期高于经济紧缩时期,而企业破产的原因不是利润不足,而是现金流量不足。因此,对于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现金偿还债务、资产变现能力是否够高等,现金流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国内银行业应加强现金流指标衡量,并在信用评级指标中加添“预期现金流量”项目。
其次,考虑到每个指标都需占用一定的权重,在对其选择时,完全可以将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精简,避免将风险(广义)重复计算,也避免因某项表现优秀就获得高评级现象的发生。实际操作时,最精细的做法是由专家根据评级目标对客户特点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并依此确定每一指标的权重,进而决定该客户具体风险的信用级别。
此外,这种方法需要信贷管理人员以及客户经理在对客户进行信贷评价时,具有对影响客户信用的诸多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的能力,比如企业素质、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经营效益状况等等。对于这部分定性评级,应当依照相关文件及数据给予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评价。然而,由于这个环节需要依据相关人员的判断,很多员工并不实地调查企业情况就草率打分,甚至不经思考就随意评价。毫无疑问,上述因素都会给评级结果造成实效性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