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成交量失真让房地产业陷入诚信危机

来源:华龙网 2008-05-19 09:16:11

今年的房地产走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证明了房地产业在大众生活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就像CPI、GDP、市盈率、恩格尔系数、准备金率这些经济学专用术语逐步深入民间一样,人们对房地产的交易量、容积率、楼面价格、房贷利率、环比价格、同比增幅这

 
  今年的房地产走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证明了房地产业在大众生活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就像CPI、GDP、市盈率、恩格尔系数、准备金率这些经济学专用术语逐步深入民间一样,人们对房地产的交易量、容积率、楼面价格、房贷利率、环比价格、同比增幅这些判断楼市走向的参数也不再陌生。
  从去年就开始的交易量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且有每况欲下的倾向。人们对交易量下降的理解就是买房的人少了,这一点没差。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认为由于房屋的供应量受到前几年捂盘惜售的影响,以及去年9070政策的影响,今年的供应量应该大幅增长。在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房价的下降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购房者观望由此而生。

  今年以来由于观望情绪渐浓,楼盘销售形势雪上加霜,甚至有的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零交易记录。基于此,房价也应声回落,往年那种房价只升不降的神话彻底破灭。新开耧盘普遍采取了低价、少量上市的销售策略,以试探市场反应。同时也有不少的项目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开盘计划,很多的开发商还沉浸在去年狂涨的回忆中不能自拔,这也导致了一些开发商的反观望。

  虽然房地产属于不动产,但是市场也有旺季、淡季的差别。因此在春节过后,很多人就期望在这个冬季遭到寒冷袭击的楼市能够跟随春天的脚步回暖,更希望房价能够在五一黄金周前拼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这段时间一些关于房地产市场利好的消息不断传来,先是房价打折风没有真正降低房价,后又有房屋交易量迅速提高,市场回暖的气氛浓厚,于是房价涨幅再超去年的言论也出来了。

  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购房者还都在等待,再热起来的房地产市场动力何来?人们不大相信房地产市场只有几个月的短暂停留就会这么快地再次上冲,但是交易量猛增的数据又让人不得不信。最近的一次暴料让人们恍然大悟,交易量上升原来也是人为造假,现代人可真是没有什么想不到,没有什么干不了的呀,政府交易网站的数据居然也可以被人左右,看来人们还只能凭自己的观察和感觉了。某媒体的报道称部分热销楼盘合同撤销率畸高,怀疑成交走高的“繁荣”背后,实际掺杂了人为操纵的控制假象。一方面是成交量回暖,一方面却是楼盘高撤销率复萌。一时间,关于上海楼市利用高销售率营造楼市热销假象的消息甚嚣尘上。“网上房地产”显示,上海某楼盘3、4月份间的总计签约次数为88次,而合同撤次数则为69次,该盘在两个月间的共计撤销率达到了78%。此外,徐汇区的海上名邸在两个月间的撤销额高达50%;浦东新区的泾南七街坊,3月份的合同撤次数为40,4月份的合同撤次数11次,其撤售额同样不小。

  据某网站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进入2008年,居民购房意愿再创新低,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而上海跌幅表现最大,比上季度下跌4.3个百分点。

  不过人们对来自房地产市场的虚假信息也不应当感到奇怪,以前不就有过地产利润只只有7%的信誓旦旦的保证吗?供不应求、土地紧张、都是房价上涨的刚性理由,去年的地王现象,面粉贵过面包,都让你不得不信,房价大涨不可避免。但是呢,房价在地王之后就一直难有抬头的机会,自己兜里有多少银子,买得起买不起房子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忽悠只是枉费心机。

  反复地制造虚假信息只能让人们对这个市场更加失去信心,诚信永远是做人、做商人的基本信条。天终归还是那片天,地终归还是那片地,房子终归还是那座房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新常态 4月取消发行1400亿


财新网 2017-05-04 13:06:54

“睡眠”信用卡 国外网站遭盗刷


网络 2014-07-29 14:08:04

虚拟信用卡缘何被下“暂停令”


网络 2014-03-17 13:27:5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