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信用”企业达600多家
来源:《成都日报》
2008-05-10 13:56:27
良好的信用是城市的“金字招牌”。成都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主体部门,多年来致力于营造西部最佳市场准入环境和最佳创业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目前我市有各级授予的
良好的信用是城市的“金字招牌”。成都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主体部门,多年来致力于营造西部最佳市场准入环境和最佳创业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目前我市有各级授予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600多家。
企业信用信息社会共享
建设“诚信成都”,企业的诚信经营至关重要。我市在2004年4月30日成功开通了西部第一信用信息网——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汇集了我市31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为企业建立起了信用户口,开列失信者黑名单,通过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守信企业发展壮大,鞭策失信企业痛改前非。
在我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成和运行的四年时间里,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得到了更多的信用信息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大大提高;大家都增强履约意识,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市级行政部门之间有关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有所提高。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合同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合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是对企业信用最具体、最真实的反映。市工商局市场处采取巡查关注、检查帮助的办法,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做好合同规范化管理工作。先后针对建筑企业的合同规范化进行重点辅导,对涉农企业合同进行了重点审查规范,对989户涉农企业实施了行政指导,共抽检合同2.4万份。大力推广使用涉及种子、饲料买卖、种植产销及家畜家禽养殖的示范文本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企业提供的格式文本进行修订,增补订单合同内容,明确主要条款,实现订单合同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一对一”帮扶,对32家涉农重点企业提供的合同格式文本进行修订,修改文本条款达到50余条,累计检查、规范涉农合同1600余份。
政府诚信度得到有效提升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让我市政府诚信度得到有效提升。我市历来十分重视诚信建设,近年来,我市在诚信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我市以窗口服务行业和行政执法部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进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和群众听证制的探索和实践,政府诚信度得到有效提升。
我市以建立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打造“诚信成都”为目标,始终坚持诚信招商、诚信留商、诚信兴商,积极开展“政府讲信用、企业讲信誉、市民讲信义”活动,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企业诚信建设和市民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市场经济秩序得到不断规范和改善,形成了“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起了“诚信成都”这块“金字招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石家庄发布
2017-09-18 20:11:00
德州新闻网
2013-07-30 14: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