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内PE和VC亟需转型 优质项目稀缺藏潜在风险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8-05-10 13:55:03

国内私募股权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分析人士认为,它们表面风光的背后是优质项目稀缺带来的“僧多粥少”的尴尬,以及这种尴尬给PE、VC带来的潜在投资风险。为应对这种局面,PE和VC亟需转

    国内私募股权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分析人士认为,它们表面风光的背后是优质项目稀缺带来的“僧多粥少”的尴尬,以及这种尴尬给PE、VC带来的潜在投资风险。为应对这种局面,PE和VC亟需转型。

  数据显示,2007年,PE在服务业和广义IT业的投资额增长率均超过50%。与此同时,VC亦对这两个行业情有独钟,投资额增长率位居其主要投资行业的前列。在PE和VC的追逐下,这些领域的企业议价能力普遍提高,行业中的佼佼者炙手可热,甚至迫使VC和PE放低最低收益要求。这种局面还迫使VC、PE投资策略的改变。原来VC和PE所秉承的“斩首”策略——投资行业龙头企业不得不有所调整。

  此外,二者都开始将投资阶段后移,以有效降低风险。据统计,2007年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收入和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等方式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等投资案例,增速远超过PE传统的主要投资领地——投资于企业发展中后期的成长资本。类似地,VC投资的重心也向投资后期偏移,VC投资早期项目的情况愈发少见。

  在投资行业“拥挤”的同时,投资地域也相对集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集中了主要的投资机构,也受到了更多关注。2007年,仅北京、上海两地获得的PE投资就超过70个,比全国其他地区的总和还要多。

  对此,不少业内专家担忧,PE、VC对IT和通讯业等行业投资过于集中会不会潜伏着本世纪初的IT泡沫的危机;在收购兼并中的投资比重日益提高,交易规模也屡创新高,巨额交易往往需要债务与信用支撑,会不会因为利率水平发生逆转或出现信用危机而致使投资收益受损。

  这些问题已为一些PE和VC所重视。从投资行业上看,目前一些PE开始避免热点而专注于特定领域,出现了一些专门投资于节能减排行业、资源能源行业的基金。从投资策略上看,一些PE和VC也逐步摸索自己的投资风格,有的提出了向企业早期阶段“回归”的构想。另外,从投资地域上看,一些基金转由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寻找项目,市场投资地域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比如,去年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也开始获得一些基金的重点关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区域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而该区域所拥有的能源、矿产和土地等资源优势也正日益显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快递公司失信超40分列入黑名单


中山商报 2014-03-18 21:20:28

全国诚信企业追溯平台开通


网络 2013-12-30 14:18:3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