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科学道德的基石

科学道德日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近些年来,从课题申请、获得资助到成果鉴定、论文发表等各个环节;从一般研究人员到骨干,乃至高层科学家,均有涉及不端行为者。而且,科学不端行为往往与各种利益共同体纠结在一起,错综复杂,难以得到应有的

东方网-文汇报 2008-05-05 17:31:11

当前网络信用环境建设分析

目前,中国拥有超过1.4亿的互联网网民,而且基础硬件设施甚至优于许多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经济未来势必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在国民信用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互联网信用体系更显得薄弱。   制度不明是信用缺失的主因   根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8-05-05 17:31:11

我国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全国来看,我国现在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及市场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必须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寻找符合自己发展趋势的道路。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充分重视

2008-05-05 17:31:11

我国企业信用风险治理机制基本轨迹与观点

1、80年代到90年代初:信用风险逐渐积累、第一次爆发("三角债"问题)、政府直接介入。 自我国企业开始实行独立核算的制度,要靠企业自己的盈利来养活职工始,我国的信用风险问题就开始凸现出来,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从改革开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1

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隐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1

信用是一种法律机制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经济。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忽视甚至践踏社会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民事案件逐年递增,1999年为351万件,2000年为547万件,2001年超过600多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至少可以从伦理、经济、法律和货币四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一项债权不能或者不能及时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   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两大环节影响质量信用档案

信用档案资料的整合    企业质量信用档案资料是从“经济户口”信息资料转化而来,主要是由质监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企业管理、行政执法等信息记录的收集及科学分类整理而形成。企业质量信用档案资料是从“经济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8-05-05 17:31:10

从资本信用风险到资产信用

内容提要:从立法、司法乃至整个学理,中国公司法都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信用的理念和相应的制度体系。但事实上,以资本为核心所构筑的整个公司信用体系不可能完全胜任对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保护的使命。决定公司信用的并不只是公司的资本,公司资产对此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经济学视野里的信用

1.引言   一般而言,信用(credit)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信用,主要是各种借贷关系中恪守承诺的给付行为(如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信用消费等等)以及各种给付形式(如信用证、抵押、担保等) 。第二是广义的信用,即一般交往中的对承诺之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运用与方法论分析

诚实信用原则在现代民法中的地位和功能一直受到民法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诚信原则在民法立法中的价值统领地位和在民事司法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权作用,我国民法学者有很充分的探讨。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不仅仅是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而且

2008-05-05 17:31:10

论信用制度与政府作用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基础,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必须要有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作保证。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对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在

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10
第一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