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监会范文仲: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不能光看投资额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1-14 23:19:0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2018年1月14日在青岛举办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发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不是搞慈善,我们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洒钱,衡量金融服务“一带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2018年1月14日在青岛举办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发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不是搞慈善,我们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洒钱,衡量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统计金融机构投出去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融资,还要看这些项目的实际社会效益和潜在风险,目前如何做好风险管理是个大挑战。

  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对沿线国家的机构和业务布局。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机构,这其中包括18家子行,40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从机构类型上看,5家大型银行依然是中资银行海外布局的主力军。

  据初步统计,在过去三年里,在融资规模方面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金及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

  尽管中资银行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授信支持,对支持“一带一路”发展的贡献显著。但范文仲表示,要多维度更加全面审慎的来衡量我们金融服务的效果,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高低,还要看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目前如何做好这个风险管理是个大挑战,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金融机构、银行业机构贷前可行性研究一定要扎实细腻,贷后更要注意持续管理,和国内的业务相比有些不同点,‘一带一路’投资要更注重国别风险、合规风险、汇率风险。”范文仲说。

  此外,他还强调,随着中资银行走出去的趋势势头加快,风险的事件也必然的上升,其中机构要注意与当地政府、监管、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不能总在华人圈还有中资企业圈子里转,我们的金融家也要是外交家,这样才能提前预知风险,化解风险事件也有更多的资源和途径。

  “金融机构一定要培养懂当地语言的国别管理人才,有些我们的分支机构连当地的报纸都看不懂,还要建长期的项目,搞中小企业融资,这些出风险是迟早的事。”范文仲说。

  分散风险的另一个可行的办法,则是中资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起“搭伙”投身“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范文仲称,中资机构不能光唱独角戏,一定要搭平台,拉队伍,要带动其他国家的队伍一起唱,特别是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尽量尝试以国际银行贷款的模式进行,来吸引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和外资银行一起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范文仲还特别提到,中资机构现在发起“一带一路”债券,也要尽量吸引除中资机构之外的国际投资者,“如果咱们的一些项目都有中资机构包揽,风险很大,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些在香港等市场发债尤其要注意,不能买来买去还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自己在那儿买,要发动国际的金融力量一起参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