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务院:涉农资金将统筹整合 改善专项资金小散乱现象

来源:一财网 2017-12-22 19:36:19

  种类多、资金量大、涉及人员广的涉农资金,其使用和监管又前进一步。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主要针对当前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 ...

  种类多、资金量大、涉及人员广的涉农资金,其使用和监管又前进一步。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主要针对当前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等问题,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12月21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答记者问提到,伴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交叉重复、上下权责不匹配等问题更为显现,影响了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国家支农政策效果。

  从地方实际情况来看,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十分必要。《甘肃日报》曾报道,甘肃省目前实施的涉农资金项目总计多达265项,其中中央项目92项,省级(含省级配套)项目173项。名目繁多的涉农资金,大部分以独立、具体的项目形式戴帽下达,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在财力有限、支出盘子较小、项目较少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总体效果不错,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继续沿用传统管理模式,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具体实施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弊端也不容忽视。

  比如,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制度衔接不够,互相打架时有发生。另外,项目分散、孤立、撒胡椒面,导致资金利用效益不明显,项目优势不集中,执行成本居高不下。更为重要的是,容易滋生跑项目、拉关系、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甚至产生腐败现象。

  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石文先也在提案中提到,涉农资金种类多、资金量大、涉及人员广,审批、拨付、发放、使用等权力主体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等,造成监管薄弱的局面,再加之农村基层财务普遍薄弱,农民维权保护意识不强,对国家涉农财政资金的了解不多,以致涉农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使用效率不高。

  因此,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十分必要。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解决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单一的项目资金又难以解决突出问题;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优化资金配置,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分散、碎片化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


  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该县涉农资金改革入选2016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2011年到2015年,该县本级财政涉农资金就高达31个亿元。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如此巨额的资金如何发放、发放给谁却没有公开透明。为破解涉农资金“碎片化”、项目“随意化”、权力“部门化”难题,2015年11月,宁海率先在全国启动县域涉农资金的整合改革,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类、新农村建设类和农业产业化类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将20个部门、64类项目涉农资金压缩整合成12大类、1170个可申报的项目,形成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管理机制。

  本次《意见》着力推动源头整合,提高涉农资金配置效率。从中央层面在预算编制环节归并设置涉农资金大专项,从源头减少交叉重复,改变专项资金小散乱格局,优化支农投入供给结构,实现集中投入和统筹使用,积极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

  《意见》要求,到2018年,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内涉农专项转移支付的统筹整合。到2019年,基本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间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的分类统筹整合。到2020年,构建形成农业发展领域权责匹配、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涉农资金(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并根据农业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及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适时调整完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