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务院:将出台国资监管权责清单 强化境外资产监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2-14 16:04:16

  央企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1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企改革发展和监事会对央企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发挥国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国 ...

  央企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1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企改革发展和监事会对央企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发挥国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国企主动作为,监事会把握出资人监管定位深入企业实地监督,推动国企在改革创新、淘汰落后产能、重组整合、压缩管理层级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国企利润大幅增长,央企利润增速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但一些国企也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部分经营投资项目风险较大等问题。

  下一步,要认真整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出台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对国企实施精准的分类监管。

  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认为,随着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出台,监管力度将加大,也会更具针对性。

  实施精准的分类监管

  今年以来国企利润增长较快。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19976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23858.6亿元,同比增长24.6%。同期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为250442.2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为15484亿元,同比增长17.8%。

  不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一些国企也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部分经营投资项目风险较大等问题。

  今年9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对中国铁物、中冶集团的重大国有资产损失案件开展了专项调查和责任认定,对相关领导人也作出了严肃处理,并且公开进行了通报,“引起了中央企业的高度重视、高度警觉”。

  彭华岗介绍,近年对国资监督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一是健全制度体系,近两年,国资委出台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制度有27个,包括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和新制定的;二是构建工作闭环,监督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一直到追究责任,形成闭环;三是盯紧重点环节,强化对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还有重大投资这方面的监督力度;四是强化责任追究。

  12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认真整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出台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对国企实施精准的分类监管。建立监事会监督事项清单,强化对国资运营、境外资产项目等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出台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意义重大。因为目前随着越来越多国企在“一带一路”上发挥作用,有一些企业造成了巨额的国资流失,但因为发生在国外,国内不好监管,下一步有了国资监管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

  “出台这个政策其实是要把篱笆扎紧,防范类似的事情发生。”李锦说。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出台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后,监管将更细化,会有很多新的内容。“但从根本上解决国企监管问题,还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此次会议也提出,要提升国企管理水平,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继续推动降杠杆

  促进国企效益持续增长,实现国资保值增值也是此会议的重要内容。

  会议提出,要推进国企在落实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中发挥领军作用。通过优化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倾斜,向实体经济聚焦。 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继续推动降杠杆、减负债。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部署过两轮国资改革工作。

  8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央企降低杠杆工作,提出要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高负债央企要严控相关投资项目。

  9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是听取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汇报,提出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同时,严格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

  12月13日的会议则指出,要推进央企股份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继续推动降杠杆、减负债。

  胡迟认为,不同行业的国企,社会资本进入情况不同,在竞争性领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社会资本进入后获得一定话语权,也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