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预计GDP增长在6.7%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中国经济在平稳增长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11月30日,中国银行(3.960, 0.04, 1.02%)在京发布《2018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 ...
“2018年,预计GDP增长在6.7%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中国经济在平稳增长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11月30日,中国银行(3.960, 0.04, 1.02%)在京发布《2018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还预计,2018年,货币信贷将“不松不紧”。
当日,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专家回顾了2017年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以及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就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分析,并对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基于对2017年全球银行业呈现明显向好的分析,中行专家预计,2018年,全球银行业向好趋势仍将持续;对于中国上市银行而言,宏观经济趋稳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但监管趋严会对业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转型升级逐步推进,预计中国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货币信贷将“不松不紧”
在外部需求明显好转、新旧动力共同发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等因素带动下,中国经济景气明显上升,中行刚刚发布的《报告》预计,2017年全年GDP增长6.8%左右。
中行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政府换届之年,各方面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意愿都将比较强。新兴行业将快速增长,新动能将持续增强,服务业将继续较快发展。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调整、传统动能由强转弱、货币金融政策易紧难松、环保督查力度加大都将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2018年,定向降准政策开始实施,货币信贷将‘不松不紧’,信贷将继续平稳增长。”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分析认为,“不过,考虑到去杠杆政策持续和房地产抑泡沫延续,货币政策整体将稳健,不会根本性转向。”
与此同时,考虑到股市企稳,债市继续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实体经济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功能修复,直接融资将改变2017年持续减少的局面。而受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基建投资继续发力、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影响,信贷结构将更加均衡。
周景彤分析认为,一方面,非金融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和企业盈利温和增长,带动相关融资需求继续稳中有增。另一方面,基建投资融资需求仍然较大。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信贷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稳中趋缓。2017年四季度以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消费贷”业务的治理,预计2018年个人按揭贷款增长将回落。
“预计2018年M2增长9%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5%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周景彤说。
此外,在流动性方面,中行专家组认为,2018年,针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定向降准政策开始实施,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形成一定的支撑。不过,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流动性或将呈现阶段性紧平衡状态,但不会出现过度紧张局面。
三因素对银行业影响重大
2017年,全球银行业呈现明显向好迹象,规模稳步增长、盈利持续改善、风险状况基本稳定。其中,中国上市银行规模增速出现下降,盈利增长稳步提升。《报告》预计,中国上市银行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不良贷款率在1.6%左右。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兴荣分析认为,2017年,宏观经济向好趋稳、货币政策稳中偏紧以及监管趋严,这三大因素对银行业经营情况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整体呈现向好趋稳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8%左右。
宏观经济向好趋稳的发展态势给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家市场信心持续回升。截至9月末,贷款需求指数为64.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8.7%,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8.5个和17.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杆导致M2增速放缓对银行规模扩张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稳中走高,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等较年初均有所提升,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利好银行息差业务。
此外。2017年以来,为遏制资金“脱实向虚”、治理金融乱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特别严查理财、表外及同业业务,预计由此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和非息收入等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估计2017年上市银行资产和负债增速均为9.0%左右;净利润增速估计为4.3%左右,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60%左右的水平。”张兴荣说。
银行业整体稳中向好
《报告》称,2018年,“货币政策将与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政策一道,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加强监管协调和防控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将继续深化转型发展,逐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预计整体将表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上市银行经营形势,中行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2018年利润增速将有所改善,净息差有望回升,资产质量有望改善,普惠金融相关业务发展将取得积极进展,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竞合趋势愈加明显,银行业双向开放将进一步扩大。
2018年,尽管受金融去杠杆及监管趋严等因素将影响银行业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但也存在一些促进货币信贷增长的有利条件,如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旺盛、消费贷款继续发力。“我们预计,2018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速将分别保持在9.5%、9.0%左右。”张兴荣说。
在盈利方面,受金融去杠杆及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流动性相对紧张,利率中枢有望上移,利好银行利息差收入。银行信用成本有所下降。前期不良贷款加速暴露,释放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压力。上市银行充分利用债转股、核销、打包出售等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此外,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为缓释不良贷款风险提供了支撑。综合考虑,《报告》预计,2018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上市银行不良已从“双升”变为“单降”,不良贷款增速收窄,部分银行不良率出现下降。同时,部分银行关注类贷款规模及关注类贷款比率均出现下降。究其原因,中行专家分析认为,2017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贷款的违约风险。而随着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工业企业利润提升,信用风险压力有所缓释,预计2018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