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消息,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日前表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创我国扶贫史上最好成绩。 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
12月4日上午消息,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日前表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创我国扶贫史上最好成绩。
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苏国霞在会上表示,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已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2%,并且农村居民收入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
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成效不仅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使中国的减贫事业继续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扶贫攻坚要不留锅底
苏国霞说,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我国从三大方面采取了措施。第一,给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通过分析建档数据对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分类施策,不留锅底。
第二,落实驻村帮扶责任。自2013年12月向贫困村驻派工作队,我国累计有2770万干部参与驻村帮扶或担任第一书记,现在基层存量的第一书记是16万,驻村工作队员将近80万,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集中解决了饮水、交通、住房、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五大突出难题,如农民盖房中央补助从八千元提升到一万多,加上地方政府社会各界配套支持,住房安全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兜底解决返贫人群
我国中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的贫困退出标准结合了地方经验,考虑地域差距所以中部要求偏高,西部贫困面更大要求也稍微更宽。
苏国霞还补充道,标准制定也参考了国际标准。在一定标准下贫困人口降到3%时就很难继续降下去,因为每年都会新增因意外因素临时返贫的人群,对此我们将通过低保、医保、农村五保和养老保险等措施托底解决。
在谈下一步扶贫工作时,苏国霞表示,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夯实精准基础,解决深度贫困,确保贫困人口科学合理有序退出,并推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
苏国霞是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大国新时代”系列报告会上发表此番演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