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现金贷监管风暴将至 网络小贷套利路径被切断

来源:北京商报 2017-11-23 11:58:00

  受监管叫停网络小贷牌照的影响,11月22日,已有两家上市公司终止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11月21日晚间,监管紧急叫停了网络小贷牌照批设,被认为是现金贷监管打响了第一枪。这也意味着,现金贷平台试图通过网络小 ...

  受监管叫停网络小贷牌照的影响,11月22日,已有两家上市公司终止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11月21日晚间,监管紧急叫停了网络小贷牌照批设,被认为是现金贷监管打响了第一枪。这也意味着,现金贷平台试图通过网络小贷获取放贷资质的路径被切断。分析人士表示,现金贷业务将迎来监管组合拳,“助贷”模式恐难以为继,未来监管将会从牌照资质、利率、信息披露、催收、信息安全、借款人资质、额度等方向监管。

  网络小贷套利路径被切断

  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紧急发文暂停批设网络小贷款,原因为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对已存现金贷公司的整顿和规范管制即将开始,而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只是监管第一枪。

  受网络小贷牌照收紧影响,已有上市公司放弃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11月22日,步森股份(47.210, 0.15, 0.32%)发布公告称,根据监管文件指示,经公司管理层充分谈论,同时考虑到后续实缴出资可能带来的资金成本对公司业绩的压力,公司拟终止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另一家上市公司新国都(24.150, -0.25, -1.02%)也在11月22日晚间公告宣布终止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

  事实上,监管叫停增量批设,并不意味着拿到牌照的公司就可以高枕无忧。监管的下一个整治重点将是存量持牌公司。麻袋理财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表示,很多人认为已获得牌照的公司提前上岸,实际上,已获得牌照的公司将首当其冲地面临更全面、更严格的监管,不符合要求的或被清退。

  北京商报记者从地方金融办获悉,央行及银监会将召集多地金融办负责人召开会议,主题包含网络小贷整顿。据悉,参会的主要包括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如广东、重庆、江西、安徽、西藏、宁夏、浙江等。各地要汇报当地批设网络小贷机构情况以及对监管方面的安排。

  有市场消息称,监管将出台统一的、高门槛的有互联网企业经营资质的小贷公司标准,在清理整顿期间,达标的网络小贷公司将被保留,不符合标准的存量网络小贷将被取缔。

  在网络小贷牌照被叫停后,市场对于网络小贷的关注点集中在两个问题,第一是网络小贷牌照的价值是否会暴涨;第二,网络小贷牌照批设是否仍会放开。

  对于网络小贷牌照的价值,新联在线COO陈智诚认为,在互联网小贷牌照暂停发放的阶段,存量牌照成为了更稀缺的资源,价格一定会上涨。但是目前法律并未禁止网贷机构、助贷机构为非自有资金发放贷款,所以现金贷牌照的优势主要是防范法律风险,还不能构成竞争壁垒。而如果法律禁止无金融牌照的机构经营现金贷业务,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含金量就会瞬间突显,价格会大幅上涨。

  不过,路南也补充,如果现金贷监管从严,互联网小贷牌照不再是监管套利工具,其价值也将回归,甚至一文不值。并且随着现金贷、消费信贷的整治深入,绝大多数持有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机构,或将陷入无产品可做的尴尬境地。

  市场普遍认为,网络小贷牌照批设短期内不会放开。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受互联网信用贷款的蓬勃发展,网络小贷牌照在过去一年大幅放量。此次暂停批设,主要是针对现金贷业务,从牌照入手对现金贷业务设置门槛。现金贷平台获取牌照难度增加。短期内放开可能性不大。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看来,网络小贷业务聚焦于普惠金融领域,且市场空间不存在饱和一说,信贷机构的退出也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发放,可能是现金贷整治期间的临时措施,未来重新放开的可能性比较大。

  “助贷”模式恐难以为继

  事实上,目前,开展现金贷业务的主体中,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机构并不多,除了趣店、分期乐、51信用卡等少数平台持牌,数千家现金贷平台大多还没有一个合法的放贷身份。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平台谋求借道网络小贷获取资质,更多的平台通过“助贷”模式开展业务。在分析人士看来,网络小贷监管之后,“助贷”模式也将迎来监管。

  路南指出,一些P2P平台、放贷机构为了披上合法外衣,申请了互联网小贷牌照,然后通过助贷的方式,实际上超出了互联网小贷的业务边界,助贷模式亟待整顿。

  现金贷平台业务本质属于“助贷”,这些机构通过线上获取借款人,而真正的放贷主体、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P2P等各类金融机构。 市场消息称,监管也将规范现金贷的资金来源问题,或将要求在整治期间,银行暂停与现有现金贷公司合作,“助贷”模式被叫停。于百程表示,助贷模式,即现金贷的获客和风控由平台负责,并对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兜底,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P2P等各类机构,这种模式下,助贷机构实际上承担的是信用中介职能。如果风险集中爆发,会将风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扩散。目前报道来看,助贷模式被叫停可能性较大,而助贷类现金贷平台数量是最多的。

  薛洪言表示,助贷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其风险传染性,即不良风险大范围暴露时,风险将借助助贷模式由现金贷平台传导至后面的资金方。当前,除了P2P机构的现金贷业务资金来源于网贷投资者外,其他现金贷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持牌机构,虽然引入了保证金、第三方担保或保险等风险缓释手段,但一旦现金贷平台本身出现问题,保证金机制将形同虚设,持牌机构将不得不直面风险。

  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已收紧对现金贷平台的支持。上月底,北京商报记者从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处获悉,目前其所在平台已经不接利率在36%以上现金贷平台的资产。此外,一家城商行人士也表示,对现金贷资金支持已经收紧。蚂蚁金服宣布停止与部分现金贷平台芝麻信用分合作。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助贷”模式存在市场空间。路南认为,很多借款用户的信用情况,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定价下,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贷款及服务,所以助贷模式是有市场空间的,但是需要升级优化。比如,严格限定助贷机构的业务边界,合作内容仅限于获客、早期风控,贷后管理由金融机构来做。

  现金贷将迎来监管组合拳

  随着现金贷风险暴露,监管正不断收紧。分析人士指出,监管将从利率上限、禁止暴力催收、资金来源以及牌照等多方面进行监管。

  市场预计一场现金贷的监管风暴即将落地,而控制利率,获取牌照将是必须的要求。路南表示,停批网络小贷牌照是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针对现金贷整顿的一系列规范政策将出台,类似现金贷业务受监管压制的可能性非常大。从事消费信贷的互联网小贷公司,监管套利空间将急剧收缩。

  在于百程看来,目前的政策还未全面落地,仅是从网络小贷牌照上做了一刀切。但可以预见的是,现金贷行业的洗牌周期来临了。未来将会从牌照资质、业务监管(利率、信息披露、催收、信息安全等)、适当性监管(借款人资质、额度)等方向监管。

  对于现金贷的整改节奏,薛洪言认为,可参照P2P整改方式,先出台整体的框架性监管文件(如互联网版的放贷人条例),明确利率、催收、资金来源、杠杆率、拨备甚至监管备案等政策要求,然后在特定期限内进行集中整改,整改结束后,不合规的再行关停。

  而随着监管的不断推进,现金贷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民投金服CEO陈明表示, 通过获取网络小贷牌照开展现金贷业务的现象极速降温,现金贷业务门槛将提高,不少平台将离场,行业规模将缩小。通过获牌助贷经营、靠机构输血的平台也将面临业务与资金困局,估值将被看低。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也指出,网络小贷牌照批设暂停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影响不大,但对现金贷影响很大,现金贷基本上只有一端就是放款端,资金端都来自于机构,如果以后要求现金贷没有互联网小贷就不能做业务的话,现在的几百家现金贷公司至少得死掉99%。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