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财税专家: 优化央地财政关系 难在事权分不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11-28 10:48:57

 “我到过很多地方调研,有一些县自有财力达不到每年财政支出总额的5%,一些地区甚至达不到1%,99%都靠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怎么发展经济?但如果发展也拿不到(财政收入),干脆就不发展,等转移支付就可以,这不利 ...

 “我到过很多地方调研,有一些县自有财力达不到每年财政支出总额的5%,一些地区甚至达不到1%,99%都靠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怎么发展经济?但如果发展也拿不到(财政收入),干脆就不发展,等转移支付就可以,这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

  近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第四届财经发展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高强在谈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时举了上述例子。

  高强曾担任过财政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也曾直接参与影响深远的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于财税体制改革十分熟悉。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高强表示,现在的分税制与之前不同,属于地方政府的税种越来越少,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越来越多,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在上升——这造成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越来越庞大,今年可能接近6万亿元。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是,财政资金集中到中央再返还到地方过程漫长、效率较低、法制化程度不够,经常变化调整,从而使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其实,2014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正在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和使用,并要求研究制定转移支付条例,条件成熟时推动上升为法律。

  高强在论坛上表示,中央提出建立权责明晰、财力协调、地区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而建立这一关系难题首先在目前中央与地方职责不清晰,即事权不清。

  “从教育、卫生、社保、农业、文化等来看,目前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都在做,如何划分确实很困难。我认为事权应该分为决策权和管理权,决策权属于中央和省级政府,日常管理权由市县政府承担,未来谁决策就由谁承担相应支出责任,政策不变动时按照原有财力分布执行,政策改动后,谁改变政策谁就承担相应支出责任。”高强说。

  2016年8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央地财政事权划分也正式启动。《意见》提出,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逐步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国防公路、国界河湖治理、全国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全国性大通道、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或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并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去年国务院选取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今明两年,国务院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而2019~2020年,则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形成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清晰框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