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地方网约车政策现松绑迹象 整体放宽是未来趋势

来源:法治周末 2017-09-26 21:16:00

  基于每个城市的网约车供需情况不一,网约车新政给了地方政府自主权,所以,还是应由各地政府来把握“松紧”程度,结合本地交通情况来制定政策。  过了近一年“昼夜颠倒”的日子,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滴滴快车司 ...

  基于每个城市的网约车供需情况不一,网约车新政给了地方政府自主权,所以,还是应由各地政府来把握“松紧”程度,结合本地交通情况来制定政策。

  过了近一年“昼夜颠倒”的日子,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滴滴快车司机张师傅,在看到“盟友”传来的消息时,激动地言语道:终于要“熬出头”了。

  原来,张师傅所驾驶的车型为尼桑轩逸,价格在10万元左右,而根据泉州于2016年10月发布的网约车细则,在泉州开滴滴等网约车,厂方销售指导价不得低于15万元。为避免白天拉活儿被运管“逮住”,从此张师傅过上了晚上7点出车、早上8点收车的夜班生活。

  事情就在近日情况出现了转机——9月18日,泉州交通委发布《关于印发调整完善泉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泉州新细则”),对原先新政细则中车辆的准入等门槛进行了调整,车价门槛有望降至10万元区间。一时间,这一消息迅速传开,曾被拒之门外的网约车司机齐声叫好。

  不仅泉州,记者注意到,甘肃省兰州市的网约车细则在正式公布5个多月后,也在近日作出了调整,原版本中关于车辆轴距的限制被删除,车辆价格要求也由14万元以上调整为“不低于主流巡游出租车的1.5倍”。

  此外,交通运输部于9月8日发布了《关于改革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网约车驾驶员考试模式也进行了调整。

  种种迹象,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是否预示着网约车监管迎来了松绑期?

  泉州兰州降低车辆准入等门槛

  2016年10月,泉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官网发布《泉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同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泉州新政细则要求网约车车辆的车价不低于15万元,且高于巡游车主流车型平均市场价格的50%以上。

  一份来自滴滴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泉州的网约车中,10万元以下占98.54%,10万元以上仅占1.46%。这意味着,有九成的网约车司机要面临“二次就业”。彼时,该地网约车新政细则引发热议,被质疑门槛过高。

  “当时,有其他出路的司机就选择了退出,一时没有其他出路的司机就选择继续观望,这期间平台也有在给我们派单,但感觉派单量有减少,我猜想,可能平台想通过这种方法迫使我们换车,但是成本太高了,我们也都在拖着看,提心吊胆地上路拉活儿。”泉州网约车司机吴师傅介绍,其驾驶的雪铁龙,价格在9万元左右。

  而在最近泉州交通委发布的新细则中,价格从此前的不低于15万元,调整为不低于同期主流巡游车价格的1.2倍。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泉州的主流出租车车型为大众捷达,车厂销售指导价为7.99万元起,此次调整后,泉州对网约车的车价要求有望降至10万元以内,下调幅度在30%左右。

  “现在调整方案出来了,规定中没有明确主流巡游车的价格,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车到底在不在范围内,但与之前规定的15万元相比,心里踏实多了,敢光明正大地上路了。”吴师傅说。

  据了解,除了车辆准入门槛之外,泉州的调整方案还对网约车的卫星定位装置、平台线上服务能力认定、车辆保险、二手车进入网约车行业等方面降低了要求。

  除了泉州之外,兰州市也修改了当地网约车细则,将原版细则文件内的多处内容进行了调整。其中,原版本中“车辆轴距2700毫米”“新能源车辆轴距2650毫米以上”的内容被删除;原版本中的“价格14万元以上”调整为“应当不低于本市主流巡游出租车价格1.5倍”;原版本中的“(车辆所有人)承诺由本人驾驶所申请车辆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内容被删除;原版本中的“本市户籍或取得本市居住证明1年以上”调整为“本市户籍或取得本市居住证明”等。

  兰州网约车司机宋师傅介绍:“其于2015年10月加入滴滴快车平台,所驾驶的车辆为长安睿骋,价格是135800元,兰州新政细则出来后,就差几千元钱,车型卡在了门槛之外;再加上这辆车的所有人写的是我妻子的名字,按照当时的规定,必须是由车辆所有人申请提供网约车服务,所以我就退出了网约车服务。现在政策重新调整,以上条件都不再是限制了,我准备再次回归专职接单。”

  兰州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此次调整是多部门针对兰州市网约车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后作出的,“实际上不单是兰州的细则在调整,其他城市也根据网约车的实际运行情况作出相关修改,兰州未来也不排除继续进行修改的可能”。

  交通部改革网约车驾驶员考试模式

  2016年7月,交通部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需按规定考核合格,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后,方可从事网约车服务。也就是说,通过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是网约车驾驶员从业必不可少的一道门槛。

  张师傅告诉记者,其于今年6月,在当地参加网约车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分为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两部分,在电脑上进行答题,就跟驾考科目一差不多;当时有24人参加考试,仅3人通过,他属于幸运的那一个。

  “多数人未通过的原因,与考题偏难有一定关系,比如,郑成功的陵园在哪里、泉州洛阳桥旁边有一个什么池、上面的碑文写着什么等,有些司机并不晓得这些人文地理知识;另外,考题中涉及到的网约车相关法规、应急处置能力的专业知识,很多司机都上了年纪,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稍差一些,准备不充分自然就感觉很有难度。”张师傅说。

  不止张师傅的“盟友”通过率低,据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透露,自2017年1月19日举行首次网约车考试以来,组织完成了220期共13753人次网约车考试,考试通过率仅为21.3%。截至今年5月,广州共安排考试6978人次,通过率也仅在21.5%左右。

  对此,交通运输部于今年9月发布了《关于改革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应在2017年11月底前,对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区域科目考试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并公开题库。

  上述通知要求,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全国公共科目考试与区域科目考试实行“两考合一”。通知还要求,试题内容当立足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要求,突出安全和服务方面的应知应会知识,表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并定期进行更新。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认为,对网约车驾驶员考试模式也进行调整,符合情理;驾驶员只要符合安全审查的条件,进入网约车服务后,未来可通过动态打分的机制,对其进行升级或淘汰。

  “整体放宽是未来趋势”

  网约车新政已颁布一年之久。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省级层面(除直辖市外),河南、广东、江苏等24个省(区)发布了实施意见;城市层面,北京、上海、天津等133个城市已经公布出租汽车改革落地实施细则,还有86个城市已经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不过,另一组数据显示,滴滴、神州两大平台获得经营许可的城市仅分别为22个、33个,全国获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仅有约10万名司机。这意味着,在不少城市,平台、司机仍然生存在“灰色地带”,继续和监管者“躲猫猫”。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网约车细则明确提出“京人京车”的要求,不过,在具体落实层面,有多位北京地区的乘客向记者反映,在打车时发现,目前京车的要求已经落实到位,但多数司机还并非“京人”。有外地户籍、在京拉活儿的网约车司机向记者解释,这是因为符合京籍规定的司机太少了。

  据了解,在北京发布网约车细则时,滴滴当时北京注册司机数量为110万人,但只有10.7%的司机符合京籍规定。有观点认为,这种网约车平台和司机“假装”在听话、乘客也默认继续打车的做法,反映出来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立法初心和实施效果之间可能出现了偏差。

  此次泉州和兰州城市网约车细则的调整,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军看来,正是因为前期地方细则规定过严,造成了网约车供给减少、乘客遭遇打车难、多数司机面临失业、黑车问题再度卷土重来等一系列后果,影响到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对网约车监管的评价,所以根据运行后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效羽也认为,泉州和兰州的做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我认为,网约车没必要对车型、排量制定过高的门槛,不仅会使供需再度不足,也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尤其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道路资源没那么紧张,公共交通服务保障的能力客观上讲也比较薄弱,下调网约车门槛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泉州和兰州的做法,是否能在属地新政中形成“羊群效应”?顾大松谈道:“网约车新政,本来就是叫暂行办法,意味着实施一定时间还会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既可以向‘紧’调整,也可以向‘松’调整;此次,泉州、兰州地区向‘松’调整,释放出积极信号,网约车监管整体放宽,是未来趋势。”

  张效羽认为,发展中城市,应该效仿泉州和兰州,放宽网约车监管标准;发达城市,也应借鉴这一做法,在排量和户籍要求上逐渐适当放宽。“不过,目前,因为北京、上海等城市,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能担心放宽会造成交通拥堵等情况;再者,网约车的定位是提供中高端服务,在发达城市中有市场需求,也有不少司机满足标准可以提供专车服务;其次,执行层面也还未下达完全的‘封杀令’,禁止平台给非本地户籍司机派单,综合以上因素,一线城市网约车的供给矛盾还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对其放宽监管,还不是迫在眉睫。”张效羽说。

  王军指出,综合各地新政,在网约车平台、车辆、司机等方面的规定,总体上偏严,建议放宽标准;基于每个城市的网约车供需情况不一,网约车新政给了地方政府自主权,所以,还是应由各地政府来把握“松紧”程度,以尊重群众出行需求,结合本地交通情况来制定政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