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生物共振检测:国外被爆伪科学 国内却成香饽饽

来源:科技日报 2017-08-16 22:58:00

  本报记者刘园园  “走廊里介绍的过敏检测还有吗?”科技日报记者问。  “生物共振检测?没有了,更新的技术出来了,那个就不用了。”医生一边敲键盘填写电子病历,一边答道。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 ...

  本报记者 刘园园

  “走廊里介绍的过敏检测还有吗?”科技日报记者问。

  “生物共振检测?没有了,更新的技术出来了,那个就不用了。”医生一边敲键盘填写电子病历,一边答道。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的宣传栏上,该院皮肤科特色医疗介绍的第一条赫然写着:“我科采用生物共振仪,可对400多种过敏原进行无创检测及脱敏治疗。”

  这是从2003年开始引进中国的一种德国检测设备,至今活跃在国内多家医院。然而所谓的生物共振技术,却在最近被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伪科学”。

  “特色医疗”不约而同停用

  8月12日至14日,科技日报记者暗访4家北京地区的医院,其中2家三甲医院,1家三乙医院,1家民营医院。这些医院都在官网声称,可以利用进口的生物共振治疗仪来检测过敏原。

  “听说咱们医院有进口的仪器,不抽血就能检测过敏原?”记者在民航总医院咨询皮肤科医生。

  此前有网友爆料,曾在这家医院用生物共振治疗仪查过敏原,并晒出了检测结果。民航总医院官网在介绍该院皮肤科的特色医疗时,标题便是“德国BICOM生物共振系统对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检测”。

  “那个机器已经坏了,查不了。原来是450元一次。”医生不假思索地说。

  “以后还可以进行这项检测吗?”

  “这个机器是进口的,很多零件都坏了,估计修不好了。”医生回答。

  也许是巧合,记者在4家医院问起这个检测项目时,答案竟不约而同地一致:现在不做了。虽然如此,记者在全国多家医院官网搜索到推荐介绍此类生物共振治疗仪的信息。有的甚至放在首页醒目位置。

  出现在这些医院官网上的生物共振治疗仪,主要有两个品牌,百康(BICOM)和摩拉(MORA),均来自德国。它们均声称,能存储40多类共计5000多种常见过敏原和药物电磁信息,且检测过程无创伤、无痛苦。

  至于其原理,则更加不明觉厉:可以检测人体生物电磁信息,分离出人体病理信息并“反转后回输给人体”消除病理性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实现过敏原的检测,又能实现病人的脱敏。

  生物共振真的可以查过敏?

  “这种仪器进入国内很多年,确实很多医院在用,而且听说在某些地区,医保可以报销。”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石海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查询发现,百康和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通过国家监管部门批准。它们的适用范围都是对患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在医药器材交易网站上,可以找到生物共振治疗仪的销售信息。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线销售的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报价为92.8万元一台,“三天内发货”。

  “主流科学家认为它没有依据。”谈到生物共振治疗仪的功能,石海云说。

  石海云介绍,正规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体外试验,就是先抽血,再检测血清里的特异性抗体。“如果某种过敏原对人体致敏,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过敏原抗体,又叫IgE抗体。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寻找体内特异性的IgE抗体。”石海云解释说。

  另一种是体内试验,让过敏原与人体发生接触,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等。“如果对某种物质过敏,过敏原会与人体产生的IgE抗体发生反应,间接反映到皮肤上。”石海云说,这样就可以判断人体对某种过敏原是否过敏。

  “但是生物共振技术,我们不知道它的机理是什么。查过敏原是查体内特异性抗体,生物共振技术却说要查频谱,到底有什么道理,大家也不知道。”石海云笑着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个保健品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朱学骏也曾在微博上介绍,查过敏原较为正确的方法是血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可作为过筛试验。“国内有些医院开展的生物共振试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是很不可靠的。”朱学骏在微博上表示。

  同一技术,国内外境遇冰火两重天

  在国内和国外,生物共振技术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与在国内堂而皇之进入多家医院,甚至被标榜为“特色医疗”不同,石海云告诉记者,他开会时曾与德国专家聊过生物共振治疗仪,“他们说这个在德国并不是主流的东西”。

  国际权威学术机构也认为其宣传存在误导。

  2006年,瑞士过敏和免疫协会在德国《皮肤病学杂志》刊登官方声明,认为生物共振技术的疗效缺乏科学依据,并指出生物共振技术的宣传具有误导性。这份声明总结说,生物共振疗法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伪科学语言可以将毫无意义的废话描述为科学”。

  在生物共振治疗仪的“老家”德国,媒体对该技术也多有关注。2012年德国《南德意志报》官网在报道该技术时介绍,曾有大量科学实验对生物共振疗法进行测试,然而结果都是否定的。因此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强烈不推荐这种技术,并认为生物共振疗法“必须被看做纯粹的投机和对病人的误导”。

  “这种仪器试图辨别人体在健康和生病状态下产生的不同的波……然而并没有科学证据证实这一点。”2013年,德国《明镜周刊》官网在介绍生物共振疗法时说。

  国内外互联网上关于生物共振技术的内容也形成鲜明对比。在百度百科或互动百科查找与生物共振相关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先进的过敏性疾病诊断治疗系统”“系统治疗有效率为83%”等说辞。而在维基百科,生物共振疗法(Bioresonance therapy)直接被斥为“伪科学”。

  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虽然他所在的医院没有引入这种设备,但他了解到很多医院都在用。而且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生物共振治疗仪只是一个创收工具,对病人没有任何益处。这令他非常反感:“用这些连基本原理都不成立的仪器来指导治疗,这不是在坑病人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