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A股震荡,基金配置以稳为主

来源: 2017-07-23 23:47:31

二季度以来经济数据高位回落,市场的普遍预期扭头向下,但是6月份的经济数据又表现出超预期,显示出一定的韧性。在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经济依然处于磨底期间,伴随着政策的松紧呈现一定幅度的震荡。。去杠杆背景下 ...

二季度以来经济数据高位回落,市场的普遍预期扭头向下,但是6月份的经济数据又表现出超预期,显示出一定的韧性。在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经济依然处于磨底期间,伴随着政策的松紧呈现一定幅度的震荡。。去杠杆背景下,M2继续回落,信贷和社融超预期回升。央行7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M2同比增9.4%,续创历史新低,前值增9.6%,预期增9.6%;M2创新低主要是受到金融去杠杆压缩同业业务导致非银存款大幅下滑的影响。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4万亿元,连增三个月,前值1.11万亿元,预期1.24万亿元;其中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环比下降,但较去年同期占比水平上升,体现出实体经济对于资金需求较去年保持回升态势,但力度相较5月有所放缓;居民部门新增贷款占比环比下降,且低于去年同期占比水平,与房地产调控下销售趋缓有关,但下滑比较平缓。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3亿元;其中实体信贷增加1.45万亿,表明实体需求不弱,经济韧性较强。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7月4号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结合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保持稳健中性。

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加强监管协调,强调从实体经济去杠杆。2017年7月14-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金融工作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与市场猜测的强调金融去杠杆不同,会议更强调从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强化金融机构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体来看,主动化解金融风险主要仰仗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防范经济杠杆风险;二是降低国有企业杠杆,来化解企业杠杆风险;三是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A股股指震荡,价值好于成长,成交有所回升。权重领涨,TMT、次新股垫底。权重股呵护指数,金融、建筑领涨;IPO有再度加速迹象,受此影响,次新股遭遇跌停潮。概念板块方面:西藏振兴、北部湾自贸区、一带一路指数分别上涨5.30%、1.54%、1.34%;小程序、动漫、次新股指数垫底,分别为:-6.07%、-6.22%、-8.98%。行业指数方面: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涨幅靠前,分别为:6.06%、3.02%、2.15%;通信、传媒、计算机跌幅较大,分别为:-3.23%、-3.81%、-4.19%。

投资者信心指数转为乐观。6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达到54.5,环比上升11.5%,投资者信心出现明显反弹且转为乐观。投资者对大盘上涨的预期上升幅度最大,对国内宏观经济、国内经济政策的信心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一级市场方面,供给有所上升。上周公开发行了利率债(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共19只,其中国债7只共805.10亿,政策银行债12只共710.00亿。同业存单发行5130.30亿,地方政府债发行3550.59亿。本周利率债+地方政府债合计供给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将达到近十年来最大规模,整体供给压力较大。二级市场方面,收益率波幅收敛,收益率下行受阻。金融工作会议没有结果前,市场心态比较纠结,此外近期市场波动幅度也呈逐渐收敛态势,收益率下行3-4个bp后阻力就开始比较明显。债券走势更多的受政策预期和资金面影响,经济短期走稳,金融监管继续推荐推进,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债市短期将震荡为主。

展望未来,市场依然存量博弈,维持震荡判断,权益类基金配置上,总体以稳为主,建议稳健成长和价值均衡配置,稳健成长方面,关注业绩估值匹配、行业较散的选股型基金,方向上关注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方面;价值方面,关注注重个股估值和安全边际的基金,主题关注金融、国改。总体来说,短期各方面对债市的影响中性偏负面,经济的韧性对债市难以构成支撑,政策面和资金面尽管未必趋近,但边际放松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债市趋势性机会难寻。再加上海外主流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海外利率上行,对国内债市也有压力。固收类基金配置上,依旧建议选择偏防守品种,同时选择偏好中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配置;此外,可以选择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较好的二级债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