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单周净融资结束7连跌 信用债市场环境转暖

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017-06-16 14:52:42

继同业存单过后,信用债单周净融资也开始转正,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已公布的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达1058.12亿元,净融资规模274.50亿元,结束了信用债市场此前连续7周净融资为负值的窘态。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市场信号 ...

继同业存单过后,信用债单周净融资也开始转正,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已公布的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达1058.12亿元,净融资规模274.50亿元,结束了信用债市场此前连续7周净融资为负值的窘态。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市场信号看,下半年信用债的投资预期有望转好。

单周净融资结束7连跌 信用债市场环境转暖 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6月份信用债发行触底回升

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今年信用债市场压力倍增。据上游财经—重庆商报数据中心统计,今年前五个月,信用债发行规模21260.7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0476.35亿元相比,降幅47.5%。净融资规模-2317.4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7497.27亿元相比,降幅113.2%。具体到月度来看,除3月、4月净融资为正外,1月、2月、5月净融资分别为-694.97亿、-886.93亿、-2077.67亿。

与此同时,信用债弃发规模亦有所增加,上游财经—重庆商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债市场弃发债券规模达3269.97亿元,弃发债券数量381只,均超过去年同期。其中,二季度以来,弃发债券规模达2013.23亿元,占比今年弃发总规模的61.6%,弃发债券数量226只,占比今年弃发债券总数量的59.3%。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债市场发行遇阻的同时,信用债的利率水平却在不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信用债发行利率在6%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471只,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达208只,占比44.16%。此外,今年前五个月,共有96只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以上,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42只,占比43.75%。

上游财经专家顾问团成员、重庆穿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生俭认为,在去杠杆背景下,利率上行以及需求不足应是弃发规模攀升的主因,特别是今年以来大量信用债取消发行、即使发出来,招标利率也很高。利率高企,一方面会压制部分企业发债意愿,但同时也会促使机构对于信用债需求重新释放。

实际上,进入6月以后,信用债发行开始放量。数据显示,6月以来已公布的信用债发行规模达2428.40亿元,较5月份3414.39亿元,差距已不足1000亿。特别是本周已公布的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达1058.12亿元,净融资规模274.50亿元,结束了信用债市场此前连续7周净融资为负值的窘态。考虑到目前6月还余两周时间,其单月信用债发行规模有望重回升势。

信用债市场下半年投资预期转好

据上游财经—重庆商报数据中心统计,三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将达1.47万亿元,其中,8月份信用债总偿还量5662.76亿元,创单月到期量历史新高。不过,随着利率重回升势,业内对于信用债正重拾信心。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唐跃表示,过去几年,由于理财和委外的扩张,信用利差持续压缩,这波调整信用利差回升至历史均值的水平。当前信用债收益率并不低,部分品种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1年和13年时候的水平。就债券市场而言,研报认为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但负债的问题没有得到明显的缓和,尚未趋势。近期市场情绪有所回暖,票息更高的高等级信用债受欢迎程度强于利率债,当前收益率看,对于负债稳定的投资者或者高等级信用债是不错的配置时点。

蔡生俭则认为,由于中上游国企盈利和现金流改善、供给侧改革仍在推进、防控金融风险下政府维护市场稳定动力强,下半年超预期信用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历史经验看,高等级债券收益率高出贷款基准利率不会持续很久,中长期来看已经具有配置价值,在监管政策未落地、基本面未转向之前,可先配置中短久期高等级等防守型品种,等待债市转向信号。但在融资环境趋紧、严监管挤泡沫的大环境下,信用风险仍需高度警惕,尤其是对于信用资质较差的民营企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企业信息信用系统7月1日上线 失信商家无处躲藏


大河网(郑州)  2014-06-06 22:35:0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