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央行加大短期资金投放,释放稳定市场信号。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持续改善。官方PMI好于预期,经济结构有所改善。服务业PMI稳固回升,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持续改善。后续经济表现是否会继续企稳,还需等待其余经济数据的验证。
PPI环比继续下降,通胀无忧。进出口增速双双反弹。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5.5%;进口1.03万亿元,增长22.1%;贸易顺差2816亿元,收窄3.4%。整体而言,外贸延续了此前回稳向好态势,进出口增速双双出现反弹。
股市资金方面,依旧存量博弈。从交易结算资金来看,截止6月11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1.21万亿元,较上周略有下降,相比15年四季度 2万亿以上的余额处于低位。从投资者账户来看,新增投资者数量为18.00万户,其中主要以自然投资者的为主,数量为17.96万户,非自然人0.04万户。从两融余额来看,截至6月8日,融资融券余额为8,668.33亿元,从期初的8,646.00亿元略有上升。目前融资余额围绕着0.9万亿徘徊,市场震荡难以引来增量资金入场,整体依然维持存量博弈格局。
财政政策方面维持积极。国企混改继续深化: 6月2日,国资委召开国企改革吹风会,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中央企业重组不是为了减户数,而是更加关注重组的内涵和实效;不是仅仅停留在物理变化上,而是追求发生化学反应。他强调,下一步,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货币政策稳健中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3月OMO利率上调至今已经超过两个月,边际上来看,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有所缓和。
金融监管持续推进。展望后市,金融监管持续温和推进。基于去杠杆的整体思路,金融监管依然会继续推进,后续推进可能会相对温和。
股市方面,全球股市普遍上涨。本周上半周美股继续高歌猛进。周五高盛发布报告,投资者开始担忧科技巨头估值过高存在泡沫,纷纷止盈。黄金原油剧烈震荡。黄金方面:现货黄金在本周前半段收到五月疲软的非农数据和风险事件支撑,价格持续走高。从1268美元飙升到今年以来的新高1296美元。后半段随着风险事件纷纷落地,叠加6月加息预期的影响,金价回吐一周涨幅回到原点。
A股市场触底反弹,成交偏弱显动能不足。金融监管政策短期趋于缓和,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操作也边际宽松。流动性紧张情况有所缓和,市场情绪逐步稳定。本周A股市场中小创活跃,带动人气回升、行情反弹。业绩稳定性更受青睐,大消费行业涨幅靠前。IPO节奏放缓,市场情绪逐步修复。6月2日晚证监会公布的IPO获准名单仅有4家企业,预计筹资总额不超过15亿元。这是继前一周获批7家企业之后,再次大幅减少IPO核发数量。债券市场,一级市场方面,利率债发行规模回升。本周国债发行1113.9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79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2205.64亿元。二级市场方面,监管持续推进,收益率继续上行。
展望未来,市场依然存量博弈,维持股市震荡为主的判断。权益类基金配置上,震荡市基金配置以“稳”为主,建议均衡配置:一方面,关注持股注重个股的业绩增长的稳健成长型基金,包括重仓在电子、化工、家电、医药等行业的基金;另一方面,关注持股注重个股的估值和安全边际的基金,包括重仓在金融板块的基金。总体来说美国6月加息概率很大,缩表预期进一步提前,债市将面临内部和外部同时的压力,因此我们维持一直以来债市震荡的观点不变,债市的大机会还是耐心等待为上;固收类基金配置上,中期我们依旧建议投资者总体仍保持谨慎,以防守为主,去杠杆、降久期是个合理的避险选择,同时选择偏好中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