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沪深两市周三早盘低开后震荡下跌,两市各大股指最终均以阴线报收。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73%收于313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下跌了0.72%和0.28%。 从盘面上看,两市行业板块跌多涨少,除有色金属 ...
6月14日 沪深两市周三早盘低开后震荡下跌,两市各大股指最终均以阴线报收。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73%收于313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下跌了0.72%和0.28%。
从盘面上看,两市行业板块跌多涨少,除有色金属等少数板块略微上涨,多数板块都以跌势收盘,其中保险板块大跌逾3%,对大盘形成了严重的拖累。个股方面,两市扣除新股后依然有约70只个股涨幅超过5%,而跌幅超过5%的个股不到20只,这样的市况特征,显示出个股赚钱效应依然得到较好的体现。
周三个股走势分化较为明显,在三大股指和行业板块跌多涨少的市场氛围下,依然有不少中小盘股出现大幅度的上扬,这与此前市场纯粹看“上证50”脸色行事截然不同。如果在保险等权重板块下跌的情况下,中小盘股能盘中崛起,则有望形成完美的“跷跷板”效应,大盘震荡也无碍于投资者短线操作。
需要关注的是,由于近期市场反弹中成交量始终没有有效放大,因此上述“跷跷板”效应能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特别是创业板市场,更应密切关注。因为成交量放大意味着有增量资金进场,也证明在机构投资者眼中,以创业板个股为主的众多上市公司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投资者后续宜重点关注量能的变化。
站在操作的角度上,基于目前大盘维持震荡格局,而个股赚钱效应并未因为股指的下跌而骤减,因此投资者仍可轻仓操作。在操作标的的选择上,则应选择底部信号明确同时近期成交量也出现明显放大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