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可燃冰分解会促进气候变暖?并不会释放大量甲烷气体

来源: 2017-05-20 19:11:00

图中是墨西哥湾海底966米深处发现的可燃冰。图中是印度洋海底发现的可燃冰样本。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指出,可燃冰分解不太可能导致大量甲烷气体释放进入大气 ...

图中是墨西哥湾海底966米深处发现的可燃冰。图中是墨西哥湾海底966米深处发现的可燃冰。
图中是印度洋海底发现的可燃冰样本。图中是印度洋海底发现的可燃冰样本。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指出,可燃冰分解不太可能导致大量甲烷气体释放进入大气层。

  可燃冰是一种类似冰的甲烷和水的混合物质,存储在300米以下的海底沉积层,以及较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层。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迫在眉睫需要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发现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可燃冰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是一种固体结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呈现白色或者浅灰色,一旦点燃便能持续燃烧。

  然而可燃冰存储于相对较浅的位置,使其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甲烷本身是一种温室气体,部分专家表示,过去气候事件中可燃冰分解释放的甲烷可能促进了全球气候转暖。最新评论观点指出,当前海水逐渐变暖,很可能导致一些海底区域可燃冰沉积层开始分解。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不仅每年海洋中可燃冰分解释放的甲烷数量远小于因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数量,而且这些分解释放的甲烷气体不会抵达大气层。相反这些甲烷保存在海底沉积层,溶入海洋环境或者通过沉积层微生物转变成为二氧化碳。

  科学家对北冰洋蕴藏的可燃冰进行了分析,重点观测甲烷在海洋和大气层之间的转换。研究报告作者指出,北冰洋上空大气层中的甲烷并不能直接归咎于近期气候变化产生的可燃冰分解,也不是自冰河时代末期长期趋暖气候所导致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