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以来,又临近一年期末考试。在一个1600余人的QQ大群中,每天数百条信息轮番轰炸。其中,大到考试、写论文,小到取快递、洗衣服,都能找人代替完成,群内不时有人“下单”,有人“接单”。(12月30日《成 ...
12月下旬以来,又临近一年期末考试。在一个1600余人的QQ大群中,每天数百条信息轮番轰炸。其中,大到考试、写论文,小到取快递、洗衣服,都能找人代替完成,群内不时有人“下单”,有人“接单”。(12月30日《成都商报》)
大学生担心期终考试通不过“挂科”,或是担心学分修不满不能毕业,而在网上找人“代课代考”,这既是违反了校纪校规,又是学生诚信的严重缺失。但“代课代考”业务在高校却很有市场,有的人甚至在高校校园里明目张胆地打起招聘“代课代考”的广告,导致本应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业却以金钱交易方式他别人来代替,让大学学习教育演变成一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笔者认为,大学生找人“代课代考”现象的流行,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风不正,机制作弊。一些学生总以为,高中阶段拼命地学习,只要考进了大学校园就可以完全解放了,不再为学习而发愁,更不为学业成绩而紧张。再加上我国高校是“进门难、出门易”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不能完成学业的情况下,而找人“代课代考”。二是教学不严,管理松懈。学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上,对学生并不熟悉,到底谁来上课,谁没来让课并没有过多的关注,点名也仅是做做样子。而在考试的时候,并不是做到严格的人证对照,是不是学生本人参加考试考核,查得不严,让一些代“代课代考”者顺利蒙混过关。三是课程单调,缺乏创新。一些大学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陈旧、观念落后,再加上老师照本宣科,讲的不生动,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导致学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上课,致使一些学生为应付上课点名和学分,而找人“代课代考”。
根治大学生“代课代考”的不良现象,必须多管齐下方可彻底解决。一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高校对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紧跟着专业前沿理论和新知识更新情况,及时调整教材内容,让学生选择课程有明确的方向,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兴趣度。二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不管是课堂管理还是日常管理,都应作为重要内容,不能任由学生想干啥就干啥,培养有规矩、守纪律、讲文明、重诚信的大学生。尤其是科任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要了解,不能是上完课就一走了之。三是学生会应发挥有效作用。学生会各个社团要担负起引领学生兴趣的重任,通过开展有益的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加到社团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其在管好别人的同时不断提升管好自己的能力。四是对违规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尽管“代课代考”的后果没有高考“替考”那么严重,可依旧是违反校规的行为。学校对公开化的“代课代考”现象决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放任这种现象的泛滥,势必导致更多学生找人“代课代考”。对发现的每一起“代课代考”问题,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处罚,还要对监考和科任老师进行责任追究,以严肃学校的校纪校规。
“代课代考”本是一个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而且无论是寻求“代课代考”还是提供“代课代考”的学生,都与诚信的做人原则相违背,都是违反学校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高校应将这样的行为纳入有效监管当中,建立起严格的教学和考试机制,用制度的刚性铲除“代课代考”在高校有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