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政务诚信”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人民日报11月22日)
诚信乃做事立身之本,前些时间新闻报道重庆万州区瀼渡镇政府从2012年开始在餐馆吃饭打白条欠款3万多,四年时间过去了当年签单的政府工人员部分调离原岗位,然后欠下的费用却没有及时结清,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自从八项规定文件出来以后,各级各部门对三公经费管理更加严格,很多领导学习了精神,却没有落实,依旧我行我素不按规矩办事,导致白条之事屡禁不止。
如今,各地开始加大诚信体系建设,信誉成为做人的金字招牌,但是任有部分政府和工作人员存在失信行为。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超过1100件;在基层,甚至发生“镇政府拖欠执行款3700万元”的事情,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笔者认为,新官不理旧账、失信成本低、惩罚机制不完善是出现此类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取信于民如何领导人民,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如何引导整个社会诚信守法。君子诚之为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惩戒预防制度,让官员干部不愿意失信;二是加强诚信教育提升公职人员自身修养,树立诚信意识,法治思维。“诚信”既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国家强盛之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才能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诚信体系建设才能开好头带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