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食药引入信用惩戒机制 制售假或五年内限贷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6-11-04 10:42:14

   食品药品行业将引入信用惩戒制度。记者日前从蚂蚁金服获悉,第一批医药、食品企业的违规信息已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共享给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   “未来,如果医药、食品企业卖假药、劣质 ...

   食品药品行业将引入信用惩戒制度。记者日前从蚂蚁金服获悉,第一批医药、食品企业的违规信息已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共享给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

   “未来,如果医药、食品企业卖假药、劣质食品,5年内有可能无法从银行贷到一分钱。”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惩戒制度试水食药行业也将断了失信者“财路”。

   据介绍,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已经把这批企业列入“行业重点关注名单”,并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把这些信息作为给企业融资、贷款的重要参考,涉事企业可能将来会面临融资、贷款等难题。

   一直以来,食品药品行业的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也常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今年9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28个部门就曾达成合作备忘录,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联合惩戒。

   无疑,这将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将加大食品药品企业的违法成本,让企业主不敢轻易触线,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难愈的顽疾。

   今年5月,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曾试点将部分行业的违规信息向芝麻信用共享。数据显示,3个月后,已超过3000户企业到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主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是去年同期的3.8倍,因此,浦东区市场监管局决定将这一试点范围扩大至食品药品行业。

   记者注意到,首批违规企业名单中,上海富民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沪南路店)销售不合格银杏叶片,上海康福豆制品厂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康魄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则在普通食品广告中宣传保健功能,同时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

   食药领域之所以屡次出现安全问题,与这一领域违法行为的专业性和隐秘性有关。对于一些违法行为,普通人根本无法发现,即便是专门的执法部门也要通过复杂的取证、检验等程序才能确证。此外,监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一时之间也难以实现对市场全方位的监管。

   较低的违法成本也是食药领域屡出问题的原因之一,众多涉事中小企业在违规之后,一般处罚较轻,因此难以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另外,有的中小企业,即便遭遇重罚,企业主往往会关掉企业,改头换面,摇身一变在别处重新开张营业,以此逃脱查处。

   对于引入征信机制来加强监管的半径和效果,可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通过让政府部门掌握的监管信息与第三方征信机构挂钩,将改变以往相对单一的政府监管局面,对违法失信者进行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的约束和惩戒。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5.9万家企业被纳入芝麻信用的“企业行业关注名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终于落地


第一财经 2016-11-03 10:25:17

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中金社 2016-05-16 15:33: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