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十倍次新大牛股从哪里来 紧盯三大指标

来源: 2016-10-30 21:29:00

 上证综指在3100点之上上攻乏力,盘面热点匮乏,人气受压。相反,次新股指数(880529)仍然一路高歌,昨日再度创出新高,今年以来涨幅高达40.48%。个股方面,次新股更是这边风景独好,不断演绎批量涨停现象,昨日总 ...

 上证综指在3100点之上上攻乏力,盘面热点匮乏,人气受压。相反,次新股指数(880529)仍然一路高歌,昨日再度创出新高,今年以来涨幅高达40.48%。个股方面,次新股更是这边风景独好,不断演绎批量涨停现象,昨日总共23只涨停,包括道森股份(35.660, 1.16, 3.36%)、来伊份(58.030, 5.28, 10.01%)、通用股份(18.280, -1.29, -6.59%)、优德精密(99.380, 8.99, 9.95%)等。

  长期以来,次新股作为牛股集中营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当中更是跑出不少十倍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次新股都能长牛,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的次新股才能成为霸道行情的大牛呢?

  次新股指数连创新高

  翻倍股百元股层出

  与近日上证综指在3100点之上上攻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次新股指数(880529)仍然一路高歌,节节攀升,昨日盘中再度创出5882.46点新高。今年以来,该指数涨幅高达40.48%。而同期上证综指跌12.29%。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8月初至今,上证指数在一路上涨的同时,次新股指数也在一路上涨;上证指数大跌的时候,次新股指数也会一定程度地顺势下跌。但当次新股指数经过几周的横盘整固后,又一路上涨,屡创新高,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事实上,次新股指数在2015年全年累计上涨幅度高达169.46%,2014年全年也累计上涨105.80%,可谓远远跑赢大盘。

  招商证券(17.950, -0.24, -1.32%)表示,从历史数据看,次新股指数总体优于大盘走势。2015年以来,历经九次IPO暂停、重组、增发等政策收紧,新股的稀缺性更加得到资金的关注,投资者对次新股追求热情一直不减,因此判断次新股板块后续还将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利器。另一方面,次新股指数上涨弹性高,下跌韧性足,风险收益比确定性优于大盘。

  个股方面,次新股更是这边风景独好,每年均有一批次新股表现惊艳。同花顺(71.350, -0.58, -0.81%)统计显示,在可统计的距离目前上市在一年以内的174只次新股中,总共有151只目前股价已翻番,所占比例达到86.78%。其中,涨幅在5倍以上的次新股有18只。今年3月24日挂牌的名家汇(54.350, 2.78, 5.39%)上市以来累计涨幅已达951.59%,是今年上市次新股中最有可能冲击十倍股的一只。科大国创(121.800, -1.80, -1.46%)、万里石(26.480, -0.73, -2.68%)上市以来涨幅超过7倍,分别为7.54倍和7.27倍。三夫户外(113.960, 10.36, 10.00%)、可立克(32.830, 0.14, 0.43%)、蓝海华腾(101.990, 1.40, 1.39%)、华锋股份(64.930, -2.18, -3.25%)、昊志机电(84.400, 2.28, 2.78%)和天顺股份(72.500, -5.20, -6.69%)这6只次新股上市以来涨幅也均超过6倍。中科创达(52.280, 0.00, 0.00%)、久远银海(96.620, -0.94, -0.96%)、景嘉微(60.150, -0.15, -0.25%)、博思软件(97.700, -3.10, -3.08%)和微光股份(166.990, -2.09, -1.24%)等上市以来涨幅超过5倍。

  次新股也是盛产百元股的阵营。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23只百元股,除贵州茅台(317.950, 0.90, 0.28%)和长春高新(117.660, 3.96, 3.48%)外,其余21只均为次新股。其中兆易创新(177.970, 0.00, 0.00%)股价高达177.97元,在次新股中排首位;其次是微光股份、维宏股份,股价分别为169.08元和159.30元。冰川网络(148.980, 0.20, 0.13%)、雄帝科技(149.000, 0.26, 0.17%)、辰安科技(138.460, -3.02, -2.13%)和朗科智能(131.890, -0.99, -0.75%)等的股价也在两市中居前。

  “次新股具有股本扩张潜力大、盈利能力强、机构持仓比例较低以及收益显著等明显特征,使其具备良好的主题投资属性,一直都是投资者首选。” 对于次新股为何一再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而走出霸道行情,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这样认为。

  盈利驱动股价上涨

  财务状态普遍较好

  “如果说本月初债转股、除权股当红的时候,次新股只是跟随的地位,当下次新股则成为绝对的主角,次新股出现集体性大涨局面,龙头个股更是连续涨停;我们认为市场越是震荡,次新股越容易表现,投资者可在这个领域深度挖掘,不过尽量不要采取追高的方式。”中航证券有关分析师认为,对于激进型投资者来说,持续深度挖掘次新股是具有战略性的,因为次新股是短线、波段、成长俱佳的领域。

  那么,如何挖掘出次新股中的牛股呢?理论上,盈利增长是驱动股价上涨的核心要素。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轮牛市中,十倍股的复合净利润增速达到了170%,相比之下A股的复合净利润增速仅有12%,可见公司业绩对于快速上升的股价具有支撑作用。

  在上市一年以内的174只次新股中,目前公布三季报业绩并且净利润超过100%的股票包括有辰安科技、华舟应急(32.790, -0.99, -2.93%)、雪榕生物(56.150, -0.28, -0.50%)、恒泰实达(95.360, 0.00, 0.00%)、今天国际(92.770, -4.17, -4.30%)、蓝海华腾、小康股份(28.890, 0.99, 3.55%)等。以龙虎榜上的常客蓝海华腾为例,其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2016年1月份至9月份净利润为10596.31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864.17万元,同比增长174.22%。主要原因是公司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销售规模大幅增长。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16年至2018年分别实现每股收益1.58元、2.29元和2.89元,对应市盈率为61倍、42倍和33倍。

  长江证券(10.940, 0.04, 0.37%)认为,由于A股实行严格的发行审核制且公司上市后重要股东短期不得抛售,次新股的财务状态普遍更好。2015年以来上市的公司中,201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每股收益以及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6.14%、35.22%、0.78%、8.82%,而上证综指对应的数据分别为11.62%、18.42%、 0.33%、-2.58%,可见次新股的盈利成长能力更强。

  而从机构持仓来看,次新股的机构持仓比例显著偏低,机构加仓空间大。从长江证券的数据来看, 2015年以来的上市公司中,2015年中报、2015年年报、2016年中报的机构持仓占比分别为5%、8%、25%,而全部A股对应的数据为47%、51、54%,上证综指对应的数据为52%、55%、58%。

  大牛股从哪里来?

  行业市值股本有看点

  长期以来,次新股作为牛股集中营是毫无疑问的,当中更是跑出不少十倍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次新股都能长牛,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的次新股才是能跑出引领霸道行情的大牛呢?综合来看,可以从下三方面选股。

  一是行业。虽然大牛股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多数牛股都离不开清晰的行业逻辑。所以对于次新股的选择,其所处行业是否符合经济转型背景尤其重要。

  有分析认为,未来10年次新股的机会在教育和医药行业。招商证券则认为,小市值、大TMT行业是最佳选择。其表示,经测算,新股开板日市值与最高涨跌幅负相关,因此认为处于中等偏小市值的大科技行业更适合次新股投资,其强烈推荐次新股板块最优组合包括国防军工、传媒、公用事业(2262.666, -4.87, -0.21%)等高收益、高弹性行业;轻工制造、计算机、电子等高收益行业;推荐次优组合有机械设备、通信、交通运输、医药生物、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和休闲服务等较高收益行业。

  光大证券(16.880, 0.05, 0.30%)针对2013年底IPO开闸以来上市的490家上市公司,从主营业务和产品、下游应用、商业模式、行业格局、业绩指标、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做了系统梳理,综合考虑了公司基本面、成长性、行业前景、竞争优势等关键因素,筛选出70家有望成为十倍股的优质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两大阵营,此外还有电子、传媒、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等行业。

  二是市值。有统计数据表明,小市值公司往往在较长时期的投资区间里能实现超额收益,例如过去20多年中的十倍股,有70%的市值起步是低于20亿元。

  长江证券的统计显示,新股上市时,市值普遍偏小,估值折价显著,上涨潜力极大。从统计数据来看,A股公司上市当日市值在100亿元及以下的占比达92%,市值在50亿元及以下的占比达80%,市值在30亿元及以下的占比达60%;上市一年后,100亿元及以下的公司涨幅为589%, 50亿元及以下的公司涨幅为657%,30亿元及以下的公司涨幅近 800%。

  三是股本扩张潜力。股本扩张潜力同样能够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关键在于选出具备较强高送转预期或填权预期的公司。

  长江证券认为,具体到选股逻辑,一种途径是,选出具备较强高送转预期的公司,股本、每股资本公积、股价是最主要的筛选指标;另一种途径为,选出具备较强填权预期的公司,当前股价与除权前股价差和除权日期则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过,宋清辉提醒投资者,在炒作次新股的同时,与高收益相对应的则可能是高风险。“次新股暴涨背后往往会出现机构疯狂出逃的状况,这种现象几乎在每个次新股中都能找到,金额动辄以亿元计,中小投资者应该引以为戒。同时,次新股的业绩能否支撑炒作之后的高股价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业绩发生较大变脸,高股价泡沫随时会破灭,投资者被套的风险很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