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阅读量千次15元,转发分享量百次40元,有活跃度的微信粉500粉20元……如病毒般蔓延的泡沫“阅读量”,正在不断侵蚀互联网的诚信生态。自媒体行业日益虚高的广告开价,催生出巨额估值的“虚胖”企业。连日来 ...
图文阅读量千次15元,转发分享量百次40元,有活跃度的微信粉500粉20元……如病毒般蔓延的泡沫“阅读量”,正在不断侵蚀互联网的诚信生态。自媒体行业日益虚高的广告开价,催生出巨额估值的“虚胖”企业。连日来,部分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意外失效,开始戳破众多“10万+”大号的泡沫。然而,记者最新调查发现,刷量灰色产业链和平台之间的“猫鼠斗”,仍在通过真人代刷等“变种”升级。刷量闹剧究竟“涮”了谁?(新华日报10月12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微信作为当下最火爆的一款APP早已与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每天刷一刷朋友圈,看一看公众号,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正是因为微信有着几十亿的受众,所以许多投资者把它当做一个大大的蛋糕。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基本上随便点开一个公众号里面的文章或者视频不管内容好坏都有至少十万以上的点击量。笔者也曾一度纳闷,为什么看似很一般的公众号也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难道现在微信公众号这么容易做?直到前不久微信进行升级,部分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意外失效,导致阅读量锐减,这些所谓的“10万+”的骗局才被揭穿。这些公众号里有一大部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通过刷量工具或者真人代刷,硬是把自己的公众号刷成了“10万+”。
其实这种现象由来已久,网站刷流量提升排名,电商刷单增加信誉伪造销售额,直播平台刷人数制造虚假人气……一些投机钻营人士,借助刷量的方式营造虚假繁荣,只要是吸引眼球的数字,就能和“金钱”挂钩,从市场中谋取利益。刷量庞大而诱人的利益输送链条,让网络生态受损,反噬着真正的优质内容创造者,扭曲的价值也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一旦诱导资本“脱实向虚”,受到危害的可能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对此种乱象决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要引入第三方监控平台,让第三方机构监督用户的分布、访问时间等真实数据,把最真实的数据提供给社会公众。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技术漏洞,最大限度对这些刷量技术进行遏制。
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就是这个道的最低标准,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互联网市场是一个场蕴藏着巨大利益的新兴市场,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蓝海。我们要真正发掘出这个市场最大的潜力,让这个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营造出一个真正诚信公平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