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金融诈骗花样多 防骗有技巧

来源:福州日报 2016-09-19 00:08:37

近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2016中国电信诈骗形势分析报告》统计,仅在今年8月,某手机安全软件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骚扰电话34.3亿次,其中金融理财 ...

近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2016中国电信诈骗形势分析报告》统计,仅在今年8月,某手机安全软件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骚扰电话34.3亿次,其中金融理财诈骗占比高达43.2%。

针对此,本月福建银监局启动的福建银行业2016年“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就根据实际情况,以近期频发的违法违规互联网金融活动、“校园网贷”纠纷、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等为宣传重点,帮助消费者了解诈骗手段、识别判断并选择正规金融服务渠道,维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记者陈为潮丽雯

校园网贷:“容易贷”变成“高利贷”

福建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彬(化名)沉迷赌博,在两年时间里,陆续利用身份证、学生证等简单的证明,先后通过34家的网络借贷平台借款高达30万元左右。其中一次在借贷宝平台借款2600元,扣除各项开支实到手才1000元,30天后还款却超过3500元。高额的逾期违约金与咄咄逼人的催收电话,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背负上了繁重的债务。

案例分析:以“零抵押”、“快速放款”、“只需身份证和学生证验证”等为“诱饵”的校园网贷近年来在各大高校“跑马圈地”。看似“容易贷”而实质分期利率高得吓人,如上述案例小彬使用的借贷宝,年利率就高达24%。同时,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拖垮”他们的还有1%甚至更高的违约金日利率。

仅需身份证、学生证、父母、舍友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就可轻松拿到借贷资金?校园网贷平台放贷的随意性也暴露了其审批机制的不严谨,从而变相滋生了“裸条”贷款、借用他人身份“骗贷”等诸多恶性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福建银监局有关人士提醒,根据中国银监会对“校园网贷”整治提出的“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在校大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金融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贷平台,并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取所需资金。

电信诈骗:先行汇款需留意

安徽省汇口镇大一新生小花(化名),近日接到了一位自称是电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表示有人冒用她的身份证开通了一个尾号为25977的账号,怀疑其信息被泄露,并转接到所谓的“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区分局”。而电话那头的“警官”,怀疑其涉嫌境外经济犯罪,并“冻结”其账户资金,在对方的指示下,小花将合计近12000元的学费、生活费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分析:大学新生、老年人群等防范意识薄弱的群体,已成为诈骗分子作案的首要目标。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身份信息泄露是电信诈骗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强保护。作为个人,不要轻易告知他人身份证件、手机号码、工作单位、学籍信息等私密信息,而面对声称是公检法机关、教育、银行、税务、社保、海关、车管所等部门人员的来电,一旦涉及资金的事项,皆要谨慎对待,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其它渠道进行核实。

同时,以各种名义要求先行支付费用的行为,都要格外小心。如收到“中奖”信息后,对方要求缴纳所谓的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大学生应聘网上发布的职位,对方却要收取抵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

若已遭受诈骗,按对方指示进行了转账、汇款等操作,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调查。此外,亲友也应关注当事人的情绪状态,如有必要,应请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

银行卡盗刷:设置分级账户可预防

彭先生在广东中山市某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而据其银行卡交易记录显示,该卡通过银联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5000元,随后几分钟,该卡又4次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共消费了9700元,而彭先生本人却从未进行过相关的操作。此外,虽然其开通了该行手机短信服务,却在账户被盗刷这几笔交易中,都没有收到账户资金变动的提醒。

案例分析:通过植入手机木马、钓鱼网站、伪基站短信等手段,盗取持卡人相关账户信息,再利用第三方平台“快捷支付”等功能进行盗刷消费,这是第三方平台盗刷得逞的主要方式。

工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有关负责人支招,持卡人可选择将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的银行卡转成ⅱ类和ⅲ类账户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账户可有效降低银行卡盗刷的损失。

据了解,ⅱ类账户只能投资理财、缴费,不能取走现金,单日支付额度在1万元以内,适合购买直销银行、网上理财产品;而ⅲ类账户只能放少量的资金,账户余额限定在1000元以内,适用于小额的快捷支付。目前,中行、工行、招行、稠州银行等多家在榕银行已可进行申请。

此外,针对手机短信服务的弊端,部分银行已开始尝试用手机银行进行消息推送。如工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将从10月12日起,停止提供借记卡和活期存折账户各类免费余额变动提醒短信方式服务,而通过定制该行“融e联”信息方式进行通知,杜绝因信息不畅、伪基站短信对持卡人带来的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