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然而手机诈骗让人防不胜防。警方提醒,除了要提防传统的陌生电话、钓鱼短信外,还要注意防范支付宝“红包”、关注微信公众号领“奖品”等新型手机诈骗形式。 近日, ...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然而手机诈骗让人防不胜防。警方提醒,除了要提防传统的陌生电话、钓鱼短信外,还要注意防范支付宝“红包”、关注微信公众号领“奖品”等新型手机诈骗形式。
近日,一名宋姓的市民接到一个自称医保中心的电话,说其医保卡被冻结,需要往某银行卡充值才能解除冻结。一位姓张的市民扫描关注某公众号兑换活动奖品激活码,结果自己的支付宝被扣款1000多元。
记者了解到,传统手机诈骗有冒充公检法、财政部、医生或警察、亲朋好友等身份,以涉及洗钱、发放补贴、被绑架等理由,胁迫或诱骗受害人用银行卡进行转账。而随着微信转账、手机支付宝的流行,新型手机诈骗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比如,诈骗方盗用qq、微信等冒充亲朋好友、顶头上司等身份,对受害人实施各种诈骗。以兑现奖品、点赞有奖等噱头,盗取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密码等盗走钱财。
警方提醒市民,在接听到不确定的来电后,可拨打96110热线按8进行人工防骗咨询服务,查询陌生号码真正归属等。接听陌生电话时,应提高警惕,尤其是对方在电话中提及金钱,更要万分警醒,不贪小便宜,多方核实消息是否属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在使用手机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时,不接收不参与陌生平台发来的“红包”、“礼品奖励”、“集福有赏”等,做好多方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