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6月份根据上市公司公告计算的限售股解禁后减持市值为343.03亿元,涉及上市公司344家,共计245582.06万股。 7月份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规模环比减少一成多。7月份限售股解禁后合计减持市值为290.18亿元 ...
据统计,6月份根据上市公司公告计算的限售股解禁后减持市值为343.03亿元,涉及上市公司344家,共计245582.06万股。
7月份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规模环比减少一成多。7月份限售股解禁后合计减持市值为290.18亿元(二级市场减持32.04亿元,大宗交易减持258.13亿元),比6月份减少52.85亿元,减少幅度为15.41%,为2015年7月份以来第二高,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其中,减持涉及上市公司300家(二级市场减持205家,大宗交易减持134家,紫光学大(45.790, -0.96, -2.05%)、创维数字、宏润建设(6.290, -0.17, -2.63%)、国轩高科、金螳螂(9.640, -0.23, -2.33%)、冠福股份、华东数控(14.120, 0.27, 1.95%)、双箭股份(12.280, 0.08, 0.66%)、云南锗业(15.120, -0.09, -0.59%)等39家公司存在两种减持方式),比6月份减少44家,减少幅度为12.79%;在分布上看,深市主板公司23家,深市中小板124家,深市创业板99家,沪市54家。
减持涉及股数共计172624.00万股(二级市场减持17362.28万股,大宗交易减持155261.72万股),比6月份减少了72958.06万股,减少幅度为29.71%。7月份有21个交易日,若按日均减持市值来看,为13.82亿元,比6月份的17.15亿元减少了3.33亿元,减少幅度为19.43%。
7月份市场冲高后下跌,中小创跌幅较大。两市单月的日均成交环比略有放大,创出年内最高。产业资本减持市值环比减少一成多,仍为历史偏高水平。7月份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仍为被减持的主要群体,占公告减持公司家数七成多。
7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市值共计168.39亿元(二级市场增持73.69亿元,大宗交易增持94.70亿元),比6月份增加70.54亿元,增加幅度72.09%,为2月份以来最高,为历史偏高水平;涉及上市公司有154家(二级市场增持141家,大宗交易增持16家,三元达(15.220, -0.12, -0.78%)、利亚德(31.060, -0.67, -2.11%)、民生银行(9.220, 0.06, 0.66%)存在两种增持方式),比6月份减少了1家,减少幅度为0.65%;在分布上看,深市主板公司28家,深市中小板54家,深市创业板30家,沪市公司42家;共计174412.07万股(二级市场增持71765.24万股,大宗交易增持102646.83万股),比6月份增加76545.98万股,增加幅度78.22%。若按日均增持市值来看,7月份为8.02亿元,比6月份的4.89亿元增加3.13亿元,增加幅度为64.01%。
在冲高后下跌的情况下,7月份增持市值增加七成多,为历史偏高水平。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中被增持的公司家数占到五成多的比例。
原限售股股东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减持和大宗交易进行减持的300家上市公司中,被减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口子窖(33.320, -1.05, -3.05%)、冠福股份、怡球资源(4.250, -0.23, -5.13%)、信邦制药(11.110, 0.20, 1.83%)、掌趣科技(10.260, -0.09, -0.87%),减持市值均在6亿元以上。其中,1家为深市创业板公司,2家为深市中小板公司,2家为沪市公司。口子窖被减持市值最高,达21.96亿元,是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的。股权出让方为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在2016年一季报时为第一大股东,此次减持后持股占总股本比例由2016年一季报时的22.74%下降至12.74%,为第三大股东。该股后续仍有减持压力。
被增持的154家上市公司中,被增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为民生银行、万科A(17.170, 0.03, 0.18%)、嘉宝集团(14.460, 0.83, 6.09%)、汉缆股份(4.440, -0.07, -1.55%)、清新环境,增持市值均在3亿元以上。其中,1家为深市主板公司,2家为深市中小板公司,2家为沪市公司。民生银行被增持的市值最高,达77.70亿元,是通过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增持两种方式进行的。增持方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后持有股数占总股本比例为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