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市场显示初步走强迹象,上证指数今年以来首次站上了60日均线,本周市场继续再现强势特征,上证指数呈现连续三连阳,站上了3000点关口,成交量也逐渐放大。以上迹象都表明,市场在经历1月暴跌,几个月连续盘 ...
自上周市场显示初步走强迹象,上证指数今年以来首次站上了60日均线,本周市场继续再现强势特征,上证指数呈现连续三连阳,站上了3000点关口,成交量也逐渐放大。以上迹象都表明,市场在经历1月暴跌,几个月连续盘整以来,7月市场有望在投资人做多情绪助推下,走出今年以来力度较大的反弹行情。
我们认为,本轮市场的走强首先起始于6月末的脱欧事件。虽然英国脱欧事件短期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是却有利于进一步延长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宽松的时间,从而强化全球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鲍威尔6月28日表示,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前,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已有所上升,公投为其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给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带来新的“逆风”,他还重申美联储正与其他央行合作,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并已准备好必要时通过与其他央行的现有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美元流动性,以缓解全球融资市场压力。他的这一表态无疑意味着在英国脱欧公投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明朗之前,美联储将按兵不动,美联储下次加息的预期也就很可能推迟到今年底或明年,这无疑有利于提振全球投资人投资风险市场的信心,全球资本市场近期反弹无疑有利于提升A股市场投资人风险偏好。
其次,本轮市场走强也与以下国内经济与政策面的有利变化有关。
第一,近期各类改革政策的加快推进,重新点燃了市场投资人对于改革红利的期待。如年初虽然推出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但是投资人却看到供给侧改革步伐的放缓,以及一季度的加杠杆推经济,由此导致投资人对于经济中长期前景的悲观预期,但近期供给侧改革的措施加快落实,如近期中央再次宣布要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的钢铁和煤炭产能,并有序转让退出非主业资产,各地也加快落实相关措施,如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人民日报》刊文称,违规新建钢铁领导一律免职,种种迹象表明供给侧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近期伴随着多家重要央企重组的推出,下半年多项国企改革方案落实也将步入快车道,如6月26日,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7月6日,中航工业集团与保利集团筹划地产业务重组整合等,国企改革进程的提速无疑将有利于从本质上提高国企经营效益,助力国企上市公司业绩再度起飞。
第二,近期有利于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因素增多。如国际方面,海外市场动荡引发的美联储加息预期推后,有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国内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的时间也将因此延长;国内方面,物价水平伴随着食品价格的回落,CPI增速近期有望出现回落,如6月以来菜价跌幅超预期,而且猪价上行趋势也出现逆转,统计局、商务部食品价格环比跌幅分别为0.6%、2.2%,预测6月CPI食品价格环降1%,6月CPI小降至1.9%,通胀压力缓解有望延长货币政策宽松时间。
尽管在以上乐观事件的驱动下,市场投资人风险偏好增强有助于引入更多新增资金,如近期的两融余额已经从6月中旬的8300多亿元回升至近期的8500多亿元,7月市场将迎来年度最好的反弹时期,短期有望挑战今年1月来新高,但是考虑到以下因素,市场仍难以出现力度较大的中期反弹行情。
经济以及企业盈利下滑的压力仍会制约市场上涨。如6月全国制造业PMI回落至50.0,创4个月新低、历年同期新低。其中,6月新订单指标由5月的50.7继续回落至50.5,在历年同期比较中依然处于偏低水平,指向需求扩张继续放缓,6月新出口订单由5月的50.0继续回落至49.6,这表明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出口仍将面临挑战。展望三季度,由于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弱,民间投资受企业盈利前景黯淡等因素影响,增速难以好转,经济继续下滑压力仍较大。
因此,在短期市场强势的时候,投资人依然要警惕市场回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