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开始填报,一些诈骗团伙利用家长关心孩子成绩的心理,炮制出各种骗术,对此,区公安分局列出7种新型诈骗手段,帮助考生和家长有效识别高考诈骗。 1.混淆概念。“成人教育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
高考志愿开始填报,一些诈骗团伙利用家长关心孩子成绩的心理,炮制出各种骗术,对此,区公安分局列出7种新型诈骗手段,帮助考生和家长有效识别高考诈骗。
1.混淆概念。“成人教育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是有区别的,骗子往往利用家长对两种招生的不了解,进行诈骗;
2.伪造虚假招生信息。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更有甚者恶意仿造高校招生网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3.鼓吹有内部关系。不法分子和中介打着招生机构的“朋友”、“校友”、“合作伙伴”等幌子,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4.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长大肆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就是学校“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文化成绩要求;
5.“定向招生”。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6.“补录”。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7.“邀功请赏”。明明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不法分子却称自己托关系走了后门,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借机索取钱财。
警方提醒,为防止上当受骗,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获取各种招生信息。一是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重庆招考信息网查询,也可以到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查询录取情况。被正式录取的考生在收到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时,独立院校、民办高校的本科层次以及所有高职专科层次录取的考生,还将同时收到加盖重庆市招生录取专用章的《录取确认表》。
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人可以“用钱买分数”,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轻信。
注意区分不同的学历教育类别。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一定不能只为进某大学学习,还要弄清楚是哪一类学历教育。
此外,高校“预科班”招生也必须经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录取审核,且我市只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预科生”名义进行招生,实际上根本未取得录取资格,需要在下一年参加普通高考或者成人高考被录取后才能取得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