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6日和7月23日、2014年7月14日、2015年6月25日,上大学网已经“挖”出4批328所虚假大学,这些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被曝光后 ...
2013年6月26日和7月23日、2014年7月14日、2015年6月25日,上大学网已经“挖”出4批328所虚假大学,这些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被曝光后,避免了许多低分高考生和低学历人群的上当受骗。(来源:人民网)
高考对每位学子以及家庭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的方向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正因为如此,经过高考之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顺利进入高等学府进深造,但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面对选择的时候却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招考信息都通过网络直接面向大众,大部分考生了解大学只能通过上网,只有少部分有条件的学生才可能会实地探查该大学的真实情况,这就为许多虚假大学诈骗提供了便利。近年来许多虚假大学利用家长和学生的求学心切心理进行诈骗。对考生以及家长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政府应该做点什么呢?
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应当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面对这种形式的诈骗,笔者认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互联网信息真伪缺乏一定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网上相关信息进行监管,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机制,保证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发现的不真实信息及时进行查封;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监管,对待发现的虚假大学进行实地查看,确查属实的及时通过报纸、网络以及新闻媒体等进行通报,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三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通力合作,对学生志愿填报等进行正确指导,避免考生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切实为考生做好服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