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发布2015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万多人次,这些“老赖”在融资信贷、招标投标、出境出行、高消费等方面将受到限制,其中有59名“老赖”被司法拘留或判刑。(2月12日新华社) 登录最高法 ...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发布2015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万多人次,这些“老赖”在融资信贷、招标投标、出境出行、高消费等方面将受到限制,其中有59名“老赖”被司法拘留或判刑。(2月12日新华社)
登录最高法的官网,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赫然在列,此外还有一些失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失信将受到信用惩戒”这九个大字非常醒目地出现在题头,让政府的权威无形中敲打着每一个不讲诚信的公民和组织的内心。
长期以来,通过媒体的大量曝光,扶老人被讹、机闹、路怒症、拖欠民工工资等失信行为似乎有了病毒式传播,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见不鲜,强烈冲击了人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要加快部署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
为何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原因有多种,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缺位”。自觉履约或强制履约是需要借助外来压力保证实施,而外来压力的形成主要依靠政府所营造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制度的顶层设计到位,有了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般人才会有对信用意识的重视与敬畏。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自发性,再加上有限的道德约束力,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不惜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如果失信违约成本过低,将不可避免地助长“诚实守信者吃亏、见利忘义者上位”的社会默契,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全国统一、规范的经济秩序,扰乱市场交易行为,从而拖慢整体经济市场化进程。
为了真正打击失信行为,外部监管和制度设计不可或缺,这种制度的救赎体现了政府对诚信市场的宏观调控。公布失信名单,是在给失信分子敲一个警钟,即破坏市场秩序者,绝不容忍!在融资信贷、招标投标、出境出行、高消费等一切信用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构建全方位的征信系统,全面围堵失信者,有助于让契约与诚信成为市场规则的硬通货。此外,洛阳、温州等城市还专门设立了“诚信日”,这种设置“诚信闹钟”的形式无不是在提醒人们要守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如今信用信息公开透明的背景下,每个公民的信用行为都会被监督,一旦越过信用的底线,遑论可以侥幸是行不通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