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或是钢铁业的重组期。 截至1月31日,多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15年业绩预告,其中1家预增,3家预减50%以上,1家续盈,续亏2家,首亏17家。由此推算,2015年钢铁上市公司亏损率达56%,两家续亏的公司将被实 ...
今年,或是钢铁业的重组期。
截至1月31日,多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15年业绩预告,其中1家预增,3家预减50%以上,1家续盈,续亏2家,首亏17家。由此推算,2015年钢铁上市公司亏损率达56%,两家续亏的公司将被实施*ST。
除了亏损比例高,去年钢铁上市公司亏损额也非常大,且品种覆盖建筑用钢、板材、不锈钢、特钢等各大品类。酒钢宏兴(2.520, -0.04, -1.56%)预亏69.6亿元,武钢股份(2.640, -0.07,-2.58%)预亏68亿元,马钢股份(2.420, -0.04, -1.63%)预亏48.23亿元,鞍钢股份预亏43.76亿元,重庆钢铁(2.480, -0.07, -2.75%)预亏39亿元,包钢股份(2.850, -0.04, -1.38%)预亏32亿元-38亿元,太钢不锈(3.10, -0.08, -2.52%)预亏35亿元-37亿元,本钢板材(5.98, -0.62,-9.39%)预亏31亿元-32亿元,华菱钢铁(3.41, -0.22, -6.06%)、八一钢铁(6.060, 0.00,0.00%)、韶钢松山均预亏20亿以上。
去年一年,钢铁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大跌,使钢铁价格一跌再跌。去年末,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同比降幅32.16%。
去年,铁矿石降价幅度约46%。超过了钢铁价格的跌幅幅度。按理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会使钢铁业绩有所改善,但实际上,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去年实现利润总额为负645.34亿元,而上年为盈利225.89亿元。
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认为,原材料一路下跌,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相比之下,国企经营机制没有民企灵活,库存过高给企业带来了减值损失。 另外,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使内陆企业亏损更高。如民营钢企沙钢股份(8.58, -0.90, -9.49%),2015年预亏0.76亿元-1.04亿元。
此外,行业景气度高时,盲目扩张和投资铁矿导致负债率高企,也是钢企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钢铁行业低迷形式或要持续三五年。这对于高负债率的钢企来说,将难以煎熬。”一些分析人士这样认为。
为了过“冬”,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或成为2016年众多钢铁上市公司的关键词。
宝钢集团今年率先行动。1月29日,宝钢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八一钢铁和韶钢松山均公告,因宝钢集团正在筹划与其相关的重大事项,其股票均将于2月1日起停牌。
国务院对钢企脱困非常重视,年初就提出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
“这标志着去产能以及‘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