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年终岁末捂紧口袋 专家支招教你破局防骗

来源: 2016-01-19 19:48:47

俗话说“老鼠赶冬贼赶年”。年关将至,不法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不少市民开始遭遇新一轮形形色色的骗局。其中,电信诈骗因其虚拟性、异地性、查处难等特点,成为骗子们常用的侵财伎俩。1月3日,太原移动公布了8类电 ...

俗话说“老鼠赶冬贼赶年”。年关将至,不法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不少市民开始遭遇新一轮形形色色的骗局。其中,电信诈骗因其虚拟性、异地性、查处难等特点,成为骗子们常用的侵财伎俩。1月3日,太原移动公布了8类电信网络骗术;1月7日,太原市公安局公布了5大类以网络、通信为媒介的电信诈骗案,内容大致包括冒充中国移动10086客服号码、假冒各大银行服务号码、假冒知名电商、假冒支付宝、假冒热播综艺节目栏目组、假冒亲戚朋友、假冒老师、假冒领导等进行诈骗。那么,如此简单的骗术,骗子为何能屡屡得手?被骗事主又因何对陌生来电深信不疑,将血汗钱拱手相让?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谨慎防范?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A 紧跟热点花样翻新 受骗事主逐渐年轻化

 

年终岁尾,骗子为了过个“肥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掏空受害人的钱包。近年来,逐渐增长的电信诈骗更像是一张时刻张开的无形大网, 一不小心便会陷入其中。不久前,号称鬼灵精怪的市民张翠生(化名)就在须臾之间被骗走了10.96万元。

“诈骗短信、诈骗电话,经常出现在我的手机里。”张翠生说,他的手机和家庭电话都接到过诈骗电话,有银行的、有通信公司的、也有大型网游的所谓“客服电话”。张先生说,频繁接到诈骗短信、电话,已经让常年身处于商场的他开始有了“免疫力”,但一不小心还是上当了。

张翠生说,去年12月10日,他突然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来电。电话里,对方称自己是其朋友陈某介绍的,手里有一批合作商顶账回来的儿童高低床要处理,听说张先生有这方面的关系,看是否能帮忙联络下。张翠生说,陈某的确是他的朋友,而且就在前十分钟还通过电话,所以瞬间质疑之后,他相信了。

事实上,张翠生平日的生意往来并无家具类,但对方语气也很诚恳,而且又是熟人介绍,所以他答应帮对方打听一下。随后,张先生四处打听了高低床市场价,并托人咨询了一些家具市场的朋友,感觉利润空间还比较可观。其间,陌生男子不断来电询问结果,禁不住对方的利诱和说服,张翠生很想在年终努力一把,便想着自己消化掉,并承诺先付一笔预付款给对方。所以在约定好货号、批量和价格之后,转账支付给了对方。

张先生说:“钱刚转出去,我便觉得有些草率。但还是侥幸地认为,应该不至于出事。”可是,当他晚些时候致电陌生男子时,电话再无人接。随后,张翠生前往辖区派出所报了案,案件目前还在调查中。

1月7日,记者前往太原市公安局采访时,恰遇尖草坪分局刑侦大队刚刚破获“11·6刮刮卡”系列电信诈骗案,涉案价值100余万元。大队长张震宏介绍说,近年来,电信诈骗主要是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作为媒介,再通过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诈骗分子作案没有明显的季节、时间性,作案手段更是多样化,往往是实行撒网式行骗。至今已衍生出40余个变种,有中奖、汽车退税、信用卡消费、冒充熟人、绑架勒索、直接汇款、电话欠费、灾区募捐、网络购物、股票走势预测、彩票中奖等等,而且受骗的事主逐渐从最初的老年人转向年轻化,多为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外来务工者或者待业人员。

B切莫贪恋小恩小惠骗子深谙心理控制战术

 

据介绍,从电信诈骗诞生之日起,骗子的各种骗术就不断花样翻新,名目繁多,电信诈骗案件每年都在以10%到15%的速度增加,而且已经反超盗窃类案件。以尖草坪分局统计数据为例,2014年,该局接到各类电信诈骗案件286起,涉案价值900余万元;2015年,该局接到各类电信诈骗案件380起,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

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无论怎样翻新,本质上却只有三类,馅饼类、亲情类和震撼类。馅饼类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中奖、退税、预测股市等名义,引诱事主汇款转账;亲情类是利用人们为亲人好友担心的焦急心理,欺骗事主汇款转账;震撼类是利用人们遭遇意外打击后的大脑短暂空白,操控事主汇款转账。

那么,低劣的“老骗术”屡见不鲜,为何还会有不少事主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呢?

“实际上就是一场心理拉锯战。”长期从事电信诈骗调查的尖草坪分局刑侦大队副中队长梅锐锋分析说,电信诈骗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诈骗分子都会设计一些超出你想象的事情来作为噱头,并突出事件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让人陷入紧张或者兴奋的状态。比如“家人遭遇车祸”“收到违禁物包裹”“购车购房退税”“抽中巨额大奖”等。

而犯罪分子之所以诈骗得逞,往往是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掌握了被害人的有关个人信息,让被害人不得不信,从而落入犯罪分子布好的圈套。接着,深谙控制心理之道的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事主的恐慌和兴奋心理,制造紧张气氛,顺理成章地扮演诸如银行、法院、电信运营商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事主进行“轰炸”,循循善诱地套出事主的钱财信息,并催促事主赶紧办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更容易受控于对方。”梅锐锋介绍,人们感觉到恐惧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接受帮助信息,此时诈骗分子就会以为受骗者着想的姿态出现,以帮助受骗者消除危机为理由,诱导受骗者按照他们设计好的步骤进行操作。

此外,更多的诈骗还是缘于犯罪分子牢牢把握了一般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对此,市民张翠生表示认同,而我省刚刚破获的“11·6刮刮卡”系列电信诈骗案再次印证了这一理论。梅锐锋说,广大市民一定要保持警惕性,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可贪小便宜吃大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