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考生开始填报志愿时,“假大学警示榜单”都是热门话题。虽然宗旨万变不离一个“骗”字,但“假大学”也是分不同类型的。中国的“假大学”产业现在已经多样化。既有缺办学资质但还是招生授课唬人的 ...
每年高考结束,考生开始填报志愿时,“假大学警示榜单”都是热门话题。虽然宗旨万变不离一个“骗”字,但“假大学”也是分不同类型的。中国的“假大学”产业现在已经多样化。既有缺办学资质但还是招生授课唬人的古典类“野鸡大学”,也有进阶版“天桥办证”类的“卖文凭能在假学校官网上查”,还有虚报民办高校学籍然后制作“真的假文凭”的上游产品。
“假大学”在一开始与办假证、卖假文凭并不是一个产业。一些“假大学”中虽然很多冒充或假借知名高校的牌子,有很多是具备校舍、招生、教学但没办学资质的非学历培训机构,事实上并没有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资格。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中,这种“假大学”靠租借知名高校的校舍来鱼目混珠骗学生入学。在《时代周报》与《法制周末》的报道中,持续诈骗5年、2010年被查封的“北京中联司法学院”与2011年被查封的“北京国际金融学院”,都是靠着诈骗犯“校长”吹嘘“有背景”“上面有人”、“毕业能安排工作”来撑场面维持。被骗入学的学生要么过半年或两三年被赶走,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也是被校方安排去做勤杂、保安的实习岗位。
但在新的技术背景和经济形势下,这种运转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骗局越来越冷门了。按近年屡次发布相关消息的江西“上大学网”所称,现在的“假大学”运营者流行的是伪造拼接“校名”、搭建假的“学校官网”,然后叫卖假文凭。这种“假大学”根本没有上课的学校,直接是“天桥办证”行业的进阶版。按相关报道,骗子替生产假证的“学校”取的名字,像美国同类冒充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娜大学”这种取名技术已经算是很普通的,“中国民航学院”、“中国电子科技学院”之类比比皆是。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有的“假大学”校名听起来甚至比正规高校还让人信服,“把河南省的正规高校中原工学院,和虚假大学中原工业大学放在一起,一般考生和家长都会认为后者更像正规大学”。
虚假大学建网站的核心目的,是要推销伪造的文凭证书编号,所以在虚假大学的网站一般都设置有“学历查询”“证书查询”“信息查询”等栏目入口,用于验证“自产自销”的文凭。按2010年教育部的通报与2013年“上大学网”的消息,“假大学”还能推出“第三方合作、学历认证网站”,专门用来查询其证书的“真实性”。2010年8月,教育部通报了北京市公安机关查处的一起涉嫌仿冒省级招生信息平台进行虚假招生宣传的案件。案件通报显示:河北人周某,利用在营业执照已过期的北京育人求学信息咨询中心,建立了36个仿冒各省招生考试机构的非法网站,发布从其他正规教育招生网站上采集到的各类高校招生信息,并提供网上在线咨询、志愿填报和电话咨询等服务。而教育部仅认定了全国唯一的查询认证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只有在学信网,正规普通高校的学生或毕业生,才能查询到大一新生的学籍、在校大学生的档案、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或学位证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