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15名“失信老赖”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不停转发,这是市人民法院首批通过微信平台“晒”老赖,涉及标的金额共有700万余元。这也标志着失信惩戒进入“微时代”。 在曝光的“老赖”信息中,不仅有“老赖 ...
近日,我市15名“失信老赖”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不停转发,这是市人民法院首批通过微信平台“晒”老赖,涉及标的金额共有700万余元。这也标志着失信惩戒进入“微时代”。
在曝光的“老赖”信息中,不仅有“老赖”们的头像,还包含了其姓名、籍贯、隐去部分号段的身份证号码和24小时举报热线等具体内容。通过微信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晒出“老赖”,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直接反映该被执行人的信用信息,让失信者们无处躲藏,同时让“老赖”的亲友、熟人知晓,迫使其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缓解执行难。
近年来,为有效治理“老赖”现象,市人民法院频频出招,建立执行联动工作室协助寻控被执行人;利用“拒执罪”刑罚手段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自2013年10月《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实施以来,该院通过电视、网络、报刊、门户网站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于众,从而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被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在高消费、金融贷款、买飞机票行为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去年市人民法院被最高院确定为“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示范法院”。
截止目前,市人民法院已集中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2212条,点击“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输入姓名就可以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现已促使16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从6月份起,市人民法院将每日通过该院司法网拍微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及法人。这是除最高法院的信用惩戒外,实现失信“老赖”曝光的本地化、常态化和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