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昨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7年)》,除公 ...
北京将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昨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7年)》,除公务员外,医生、教师、记者、导游等重点人群也将建立诚信档案。(5月13日《新京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向来是“以诚待人,以诚立命”的标准典范,特别古代有许多诚信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标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以个人为中心、欺诈蛊惑等有失社会公德的事件“大行其道”之时,社会公德建设也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北京探索建立包括公务员、医生、记者、倒有等重点人群在内的诚信档案,这也是开社会职业诚信建设之先河,除了有利于建立行业诚信之外,亦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催化剂”。
诚信档案推广最深入的应该算银行的信贷。任何人在银行贷款都必须是诚信档案中没有“污点”的,否则贷款人在任意一家银行有不良记录都将被所有银行拒之门外。同样北京所建立的涵盖所有重点领域的诚信档案,也是建立在“曝光和监督”的基础之上。诚信档案的所有记录都将成为职业晋升、行业竞争、奖罚惩处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诚信档案也必将像信贷档案一样,成为约束公民品德的“紧箍咒”。
信乃社会公德之根本。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关诚信制度来约束公民的言行举止,这本就是令人诟病之事。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因此对于具有“诚信”之称的中华民族而言,探索和建立诚信制度显得至关重要。而诚信体系的建设正好能够促进社会公德建设,有效带动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建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是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炎黄子孙,传承和弘扬诚信之道,是责无旁贷的坚守,也是义不容辞的执着。唯有用诚信之“绳”系好诚信缺失之“手”,才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建设。而诚信之“绳”正是诚信档案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