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酝酿出台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5日,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伟就《洛阳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并表示讨论稿仍在征求意见中,市民可在本月底前提出 ...
近日,我市酝酿出台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5日,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伟就《洛阳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并表示讨论稿仍在征求意见中,市民可在本月底前提出意见、建议。
■交通失信行为有哪些?如何认定?
讨论稿共列举交通失信行为19种,其中一般交通失信行为7种、较重交通失信行为9种、严重交通失信行为3种。其中,一年闯红灯2次以上,驾驶人与乘车人向车窗外乱抛物品等交通陋习,被列入一般失信行为;醉酒驾驶、追逐竞驶、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则被列入较重交通失信行为。
近年,交警部门多次针对城市区摩托车、三(四)轮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交通顽疾展开整治,但反弹现象突出。出台管理办法,将交通参与人闯红灯、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和公务员招录、文明单位创建、驾驶员聘用和信贷保险等业务办理挂钩,目的是通过提高违法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参与者心存侥幸,无视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的问题。
由于相关规定在我市无先例可循,交警部门优先考虑将一些社会危害较大、居民反映强烈的交通违法行为列入其中,故暂时未将驾驶时接打电话、不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列入交通失信行为,后续还将根据居民反馈情况进行调整补充。
■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有何依据?
2012年7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研究推动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去年6月14日,国务院下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情况纳入诚信档案,促进全社会成员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今年2月1日,江苏省率先试行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
去年3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档案,首先选择郑州、洛阳两市先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酝酿出台此办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适用人群的范围是什么?
讨论稿提出,该办法将适用于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居民。简单地说,我市户口居民和已经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在我市居住满1年的外地居民,都将被纳入洛阳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
■违法当事人拒不提供相关信息咋办?
讨论稿提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记录交通违法当事人的道路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归集交通违法当事人一般、较重、严重交通失信信息。民警将详细记录当事人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驾驶)证号、准驾车型、初次领证时间等信息。如违法当事人拒绝提供相关信息,交警部门将视具体情节,对拒不配合、煽动闹事的违法当事人,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进行拘留。
■交通信用记录如何发挥效力?
讨论稿提出,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招录招聘公务员或者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时,应查询洛阳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对近3年内有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对近3年内有较重交通失信行为、对近5年内有严重交通失信行为当事人,作为不予录取的参考依据。交通信用记录还将与文明单位评定、上学、社保等相关联,实施相应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