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两桶油魔咒再次来袭 逃命的时机到了?

来源:网络 2015-04-28 08:04:23

  石化双雄傲娇涨停投资者心里“咯噔”一下,A股市场素来流传着“两桶油魔咒”,即每逢中国石油(14.65,1.33,9.98%)、中国石化(8.56,0.78,10.03%)涨停,市场便会引发大幅调整。  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多次 ...

  石化双雄傲娇涨停投资者心里“咯噔”一下,A股市场素来流传着“两桶油魔咒”,即每逢中国石油(14.651.339.98%)中国石化(8.560.7810.03%)涨停,市场便会引发大幅调整。

  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多次应验的历史规律值得警惕。在央企合并传言的推动下,A股掀起新一轮上攻风暴,沪指成功站上4500点。

  不过,4月27日晚间,国资委[微博]紧急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微博]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石化双雄崛起

  在两桶油的引领下,A股继续狂飙突进。4月27日早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微博]涨停强势涨停,权重集体走高,沪指成功突破4500点,最高触及4529.73点,刷新7年新高,截至收盘涨3.04%。

  消息面上,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将中石油与中石化[微博],中海油与中国化工分别整合成更大的石化巨头,并成为国际巨头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真正的竞争者。

  而“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更助长了两桶油暴涨的气焰。一位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国资委确定了下一步的国企改革重点,央企将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央企数量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0家。

  其实,早在今年初就曾传出过两桶油合并的传闻,诸如中铁和铁建,电信和联通合并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今日除了石化双雄崛起之外,多家有合并传闻的央企个股涨停,宝钢股份(9.250.84,9.99%)(600019)和武钢股份(6.470.5910.03%)(600005)触及涨停,中国中铁(21.21,1.9310.01%)中国铁建(25.952.3610.00%)同样涨停,中国联通(9.990.91,10.02%)尾盘封涨停。

  市场人士分析称,在“一带一路”的国际战略棋局下,中国必须要有更强实力的重量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巨头展开激烈的竞争,中国南车(34.360.401.18%)(601766)与中国北车(35.770.381.07%)(601299)的合并仅仅只是一个开头,也是一个政策导向。因此这些传闻在现在来看好像不太靠谱,官方也一定会出面澄清,但这些传闻真的有可能实现。

  果然,27日晚间,国资委紧急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但事实上,更多央企整合已经在蠢蠢欲动。据悉,国家核电和中电投将重组合称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海海盛(8.350.000.00%)(600896)一则关于“控股股东中海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海海盛有关的重大事项”的停牌公告,引发了市场对中国远洋(14.201.29,9.99%)、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招商局集团四大航运类央企整合的猜想;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合并互调领导也引发了市场的遐想。

  作为稳增长先锋,央企净利润下滑9.9%,打开了央企改革的想象空间。财政部的数据也显示,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其中中央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9%,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4%。

  这一次“魔咒”会不会失灵?

  值得一提的是,在沪指拉升3%的同时,深成指数、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则冲高回落,涨幅收窄。

  其实,市场一直有“两油一挺,大盘见顶,两油一吼,小散发抖,两油一涨,股票全躺”的说法,石油、石化涨停之日,往往是市场见顶之时。

  石化双雄大涨,沪指后三日下跌概率竟高达75%。据同花顺(98.0005.535.98%)(300033)数据,2006年至今,中石化涨停后次日沪指只有50%的概率将实现上涨,并且平均涨幅非常低为-0.51%;中石化涨停后3或5个交易日,下跌概率更高达75%,平均跌幅分别是2.24%与2.42%;而中石化涨停后10日,也只有50%的概率实现上涨。

  而从更长时间观察,“两桶油”上涨很少给投资者带来欣喜,其强势涨停后面都伴随着A股较长时间的调整,值得警惕。

  2006年5月12日中石化盘中涨停后三日,沪指随后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调整;2007年5月31日中石化涨停,沪指在随后两个交易日内大跌10%;更有代表性的是2007年10月15日中石化涨停,沪指第二天就到达了历史性的6124高点,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熊市;同样的命运也出现在2009年7月22日,中石化涨停后一周大盘见顶。

  交易软件“爆表”,开户数再创新高,新基金认购凶猛,这些都A股持续火爆的重要推手,央企合并传闻和央行[微博]考虑直接购买地方债的消息更是火上浇油。

  东方证券(32.240.722.28%)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提示投资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必要继续追高。

  他认为,一方面,融资融券余额超过 1.7 万亿,如果券商不弥补资本金,两融余额逼近上限;另一方面,管理层的态度变化预示着增量资金将放缓。目前,新股上市节奏加快,而当融资规模逼近上限,券商要进一步增加融资规模可选择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的授信,不走券商资产负债表提高融资规模,但只要政府加紧管制,未来的融资规模必然放缓。

  广发证券(28.920.220.77%)(000776)策略分析师陈杰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表示,考核相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大部分满仓;而考核绝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在上周均有所减仓,其心态是等待一次类似于530的短期深调,然后再抄底进入。

  wind资讯显示,上周98只ETF遭遇65.72亿份净赎回,赎回比例高达9.15%,资金流出规模高达260亿元。据悉,ETF主要投资者为专业的机构和有较强实力的大户,赎回ETF意味着这些投资者判断股市调整,减仓避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