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一些不法商家也盯上了消费者的腰包,采取各种手段忽悠消费者。常见的手法有开办“健康讲座”、举办“免费活动”、虚构“权威证明”、设置“专家义诊”、谎称 ...
昨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一些不法商家也盯上了消费者的腰包,采取各种手段忽悠消费者。常见的手法有开办“健康讲座”、举办“免费活动”、虚构“权威证明”、设置“专家义诊”、谎称“药到病除”等五大陷阱。该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谨防上当。
昨日,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对不法商家常用的五种手段进行逐一分析。据其介绍,一些不法商家会借用“传销洗脑”的伎俩,开办“健康讲座”,利用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此外,这些人还通过所谓的“免费活动”进行促销。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小恩小惠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有口若悬河的“吹手”主持,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花钱雇一些“托”作为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上当受骗。
虚构 “权威证明”,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中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只要有这些内容纯属虚构,都是非法。
再就是使用“专家义诊”骗局。一些不法商家以“专家”免费体检或义诊为幌子,常以老年人为作案对象,假意为老年人体检,恶意夸大健康状况,见缝插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的作用,不少老年人高价购买上当受骗。
还有的不法商人谎称保健食品能“药到病除”。实际上,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宣传、也没有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含有“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不仅仅是保健食品,就是药品这样的宣传用语都是违法的。也有的保健食品为了显示“立竿见影的效果”,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销量,置人民的健康于不顾,非法添加“激素”或化学药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