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22日说,今年春运期间,在继续加大依法查处力度的同时,我国将加强春运信用建设,利用信用手段,使所有春运参与者都不敢违规、不敢失信,要实施联合惩戒,将本部门春运信用记录提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22日说,今年春运期间,在继续加大依法查处力度的同时,我国将加强春运信用建设,利用信用手段,使所有春运参与者都不敢违规、不敢失信,要实施联合惩戒,将本部门春运信用记录提供给社会征信机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之中,记入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一处失信、处处受限”。(1月22日,新华社)
这是一条最好走的路。之所以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乃是因为心情的“退缩”。阔别了家里将近一年,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日子里,全家团聚,共同跨年,“回家的诱惑”让游子们带着欢乐与激情踏上了归家之路,路途充满“期待”,所以一切都不是阻碍;这也是一条最难走的路,13亿人口中的大数量在“春运期间”瞬间爆发,铁路、公路、航空均可爆满,一票难求,一张“车票”难倒了千万英雄汉。而其中,超员、超速、倒票、逃票、宰客等违法失信行为,更是让春节的“归途”困难重重,阻碍重重。
一面是回家的迫切与期待,一面是面临的“票紧”与“违规”。常规性的打击手段显得“老生常谈”,虽然严厉,但是很难有效遏制各种春运企业和个人的“违规行为”和“失信行为”。因此,当关于春运失信行为记入档案的“信用建设”刚刚露面,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春运失信行为记录入档,将会畅通春节回家的“诚信之路”。诚信为本,本是企业与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但是,当春节遇上钞票,“奇货可居”对上“市场需求”,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很容易在利益面前失了分寸。于是,企业失了公允,个人失了道德,春运回家之路布满各种“失信障碍”。以黑名单、失信进入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等方式惩处“春运”违法行为,会让回家的道路上,少一些麻烦,多一些真诚。
春运信用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会推动“社会诚信”的回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个诚信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的道德标准的时代,加快推进全方位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将“失信”与“惩戒”紧密联合,这是诚信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将春运信用记录提供给社会征信机构的思路,将会让“春运”行为也纳入社会诚信体系之中,这将会更好的激励企业和个人在重大的节假日的时候,遵纪守法。当然,这只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开端,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为与社会征信挂钩,当真正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氛围的时候,我们的诚信,也就快完全的回归了。
春运失信入档,畅通了回家的“诚信之路”,更将畅通诚信的社会回归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