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失信惩戒”能否成为医治交通违法的良药?

来源:网络 2015-01-17 18:48:31

从2月1日起,江苏交通违法行为就要跟失信惩戒挂钩了,交通违法多,会影响到你的职务升迁、银行贷款,甚至连车辆保险也会跟着“落井下石”“水涨船高”。1月13日发布的《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

从2月1日起,江苏交通违法行为就要跟失信惩戒挂钩了,交通违法多,会影响到你的职务升迁、银行贷款,甚至连车辆保险也会跟着“落井下石”“水涨船高”。1月13日发布的《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详细规定了交通失信行为,闯红灯超20次即算失信。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失信行为及其惩戒措施作出系统全面的、可操作的规定,江苏此举在全国还是首次。(1月14日《现代快报》)

“违章与失信联动”

是撬动交通文明的杠杆

诚然,对个体而言,因为交通违章(很可能还是无心之失),就失去在公考中金榜题名的机会,就被剥夺评先的资格,这样的结果难以接受。但从宏观而言,“违章与失信联动”,又何尝不是一个遏制交通事故不断攀升的良方?

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连续十余年高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何以猛如虎?起因大多数是对交规的漠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失信惩戒这个杠杆,加大对交通违章的惩戒力度,是对公众出行安全的有力保护。

其实,“违章与失信联动”并非只是处罚加点力。在对醉驾、飙车、肇事逃逸、伪造号牌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章,直接拉入诚信“黑名单”的同时,也给了一般违章改过自新的机会。比如,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有效期1年;一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60个小时的,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既给交通违章最严厉的附加惩戒,又给人们修正错误的机会。这样疏堵结合,无疑释放出交通失信制度的温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已全面进入了汽车时代。以江苏为例,机动车保有量1755万辆,机动车驾驶人219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8%。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汽车文化、交通文明却相对滞后。抢黄灯、闯红灯、酒后驾驶等交通违规,总有人觉得无所谓。其实,这就是汽车文化缺失的现实表达。长期下去,必然助长“马路杀手”的横行。因此,通过征信体制的杠杆,撬动交通文明的进步,显得尤为迫切。希望“违章与失信联动”,能够快速在全国铺开。(薛家明)

交通违法纳入

信用管理要让车主服气

将交通违法跟失信惩戒挂钩,并为此作出系统全面的、可操作的规定,江苏此举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笔者担忧的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交管部门能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让驾驶人心服口服?

对于广大驾驶人来说,遵守交通规则肯定是必需的,违章就要受到处罚乃至重罚,他们也是清楚的。但前提是,要让他们明明白白,罚也要罚得他们无话可说。比如公布监控点清单,让司机知道哪里有监控,避免他们受罚后“喊冤”。再比如,把有关标识标线、指示牌设置好,正确指引驾驶人行驶,也可避免他们违章或违章被罚后“喊冤”。

《海峡导报》曾报道,在厦门有不少标识标线、指示牌不够科学,容易误导司机。这种现象或许各地也存在,不把这些外在问题解决好,还真有点说不过去。现在很多地方实行电子监控,但有些地方的做法,令驾驶人颇多微词。比如有些路段,冷不丁就冒出个监控,让驾驶人猝不及防。

尤其是,现在好多地方的交管部门在对待交通违法问题上仍以罚款为目的,明知有些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人性化,也不做调整,任由驾驶人一次次“被动违章”。至于说驾驶人觉得某违章事出有因,想去找交管部门申请撤销,更是难上加难。这,需要各地交管部门引起重视和反思。(孙仲)

闯红灯更应该

纳入“文明体系”

江苏这一做法,让人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虽然自古有诚信守信的道德教化,但在现代信用体系上,我们还是一个“新人”,好比一个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就这么一个孩子,突然给身上绑满了沙袋,还怎么走路?

还有一种别扭的感觉。不能说闯红灯和失信,两者都属于不文明,就抹去区别,让其“灵魂附体”。江苏规定闯红灯超20次才算失信,20次只是惩戒上的量定,在性质上闯1次和20次,并没有本质区别。诚然,闯红灯行为需要纠偏,但一个人因为闯了一次红灯,就要戴上失信的帽子,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味道。

毋庸置疑,现在交通违法行为挺严重。但交通文明有自身特点,与信用体系不是一码事。即便想借鉴信用体系的作用,也应该建立一个“文明体系”,通过年审和交强险进行一定的惩戒和激励。而现在让闯红灯和失信“穿一条裤子”,这是把信用体系当成了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买卖个人信息 承担法律责任


互联网 2016-09-24 01:36:24

个人信用贷款可网银自助搞定


网络 2014-10-21 21:21:57

马云的虚拟信用卡动了谁的奶酪


网络 2014-03-23 22:04: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