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网络诈骗 电信诈骗不断 老年人如何防骗看《指南》

来源:网络 2015-01-14 22:40:39

核心提示:近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安部首次联合推出《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涵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内容。揭穿骗子通过设置亲情、迷信、小便宜、“安全”等陷阱忽悠老年人,让其陷入圈 ...

核心提示:近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安部首次联合推出《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涵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内容。揭穿骗子通过设置亲情、迷信、小便宜、“安全”等陷阱忽悠老年人,让其陷入圈套的骗术。

日前,本地警方结合发生在本地范围内的老年人受骗案件,点评了几类常见的、易让老年人上当的骗术方式,同时民警还为“当骗子瞄上老年人时该怎么办”来支招。

身边事件:

家住裕安区某小区的李女士接到一条来自伪装成“10086”发来的短信,称根据提示内容输入相关银行卡信息后,将有现金200元返还。李女士信以为真,输入相关信息后并未收到返还的现金。2014年12月15日,李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5万余元,遂报警。

2014年12月18日,舒城县民警接到居民汪先生报警称,有个自称是国税局工作人员联系自己,以银行卡需要升级为理由,骗了他3万元。

骗局介绍:

老年人一旦上当受骗,他们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有哪几类常见的骗术?为此,市公安局结合本地情况罗列出了几类:

以祛病消灾为名的诈骗。此类诈骗多是结伙作案,利用老年人独自一人之机,一人搭讪寻找有名的神医或算命先生,另一人称可以找到,并邀老人同去,在去的路上开始了解老人的家庭和身体状况并用电话通知同伙,随后违法分子伺机取走钱财。因此大家遇到陌生人不要听信花言巧语,一定要堵住自己的好奇心。

称急需用钱卖东西。称急需用钱低价兑换外币或低价卖出名贵药材(或高科技产品)为名,引诱老人掏钱购买或让老人先垫资挣差价。

“固定电话欠费”为名的转账。大部分是以当事人与“电话捆绑的银行卡”涉嫌参与洗钱为由实施诈骗。

推销假冒医疗器械、治疗仪、保健食品。除了正规的药店,只要有其他的人推销的应一律不要,且不参加所谓听课、贪图小便宜,以免买到假东西。

短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群发器给某一号码段的手机用户群发短信,编造事主中奖、购车退税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

打电话编造事故。打电话给事主冒充其朋友或让事主猜“我是谁”,在赢得信任后,假称在外地违法犯罪受到处罚或发生交通事故为由,请求事主汇款。

利用网络虚拟电话诈骗。利用网络IP电话,尤其是利用“改号软件”技术将来电显示成金融、电信系统等电话号码,骗取事主信任后,实施诈骗。

民警支招:

那么该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呢?民警提醒,建议老人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常参加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活动,来消除心理孤独感。老人应注意不要随意与陌生人说话,轻易相信对方的承诺,不要透露家庭状况等信息。遇到陌生人的邀请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要贸然单独赴约,或者出行最好有亲友相伴。平时,老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或其他证照应妥善保管,万不可转借他人,否则将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损失。若有人兜售金银财宝或文物、古董,一定要警惕,谨防花钱买来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另外,建议政府部门、社区等多多倡导老年人自我防范的教育,提高防骗意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